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非遗打卡 >> 正文

传习基地里,“非遗”正青春

发稿时间:2022-09-02 17:11:00 来源: 四川日报

川菜小镇内正在晾晒发酵豆瓣的陶缸。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新繁棕编技艺制成的大熊猫。  采访者供图

李兴秀的羌绣传习基地内,绣娘们正在刺绣。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摄

刘俊英向游客介绍新繁棕编。采访者供图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翻晒郫县豆瓣。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向雨 摄

  非遗就在身边。一丝一线、一菜一格,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中无不体现着古老的智慧。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下,传统的非遗没有消亡,反而透过各种新理念、新思路,闯出传承与发展的新局面。

  本期“打卡公服新空间”,记者分别来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川菜小镇、阿坝州茂县的中国古羌城和成都市新都区巧帆棕编专业合作社,透过郫县豆瓣、羌绣、新繁棕编三项非遗技艺,感受巴蜀大地上的非遗传承活力,以及非遗带给地方文旅发展、村民增收的新动向。

  郫都区川菜小镇:

  小豆瓣撑起一条大产业

  丁朋娜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打卡点位:成都市郫都区川菜小镇

  点位简介:郫都区川菜小镇位于郫都区安德街道,总规划面积约10847亩,总投资200亿元,涵盖文化旅游、精致生活、产业服务、高端农业四大功能。游客在此既可以参观博览馆了解川菜历史,“吃遍全川”,也可以在郫县豆瓣的非遗体验基地亲自动手做豆瓣酱。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在中国的几大菜系中,川菜因“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而受到广泛追捧。2021年,川菜制作技艺获评国家级非遗;而作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其传统制作技艺也早已跻身国家级非遗。

  郫都区安德街道,因汇集多家郫县豆瓣生产企业而获评成都首批特色非遗小镇。如今,一座中国川菜产业城已拔地而起。传统非遗,正在为文旅融合和产业发展赋能。

  近日,记者来到有“郫县豆瓣之乡”美誉的安德。这里仅进入川菜产业化功能区内的豆瓣企业就有15家,在龙头企业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至今仍有部分高端豆瓣产品沿用传统非遗技艺生产。

  步入工厂园区,远远就有醇厚的酱香扑鼻而来。现代化的车间里,可以看到机器正在条池中翻拌豆瓣,红艳油亮的半成品让人口齿生津;一旁的非遗体验基地,则在露台上整齐摆放着4000余口陶缸,里面盛满正在晾晒发酵的豆瓣,场面十分震撼。

  “几百年来,郫县豆瓣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豆瓣厂高级工程师向利介绍。

  郫县豆瓣的历史,相传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到了19世纪中叶,“益丰和”号酱园开张,被称为郫县豆瓣的鼻祖。郫县豆瓣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它选用二荆条辣椒、蚕豆、面粉、盐,通过长期翻、晒、露等传统工艺天然精酿发酵而成,具有酱香浓郁、红褐油润、辣而不燥、回味醇厚悠长的特点。

  在非遗技艺体验基地,向利麻利地演示了翻拌豆瓣的流程。在豆瓣和辣椒按特定比例混合放入陶缸以后,每天都要用特制木杵上下翻动。“木杵要从缸周入、缸心出,每缸翻搅十二次以上,将物料拌和均匀,这样才能释放出酿制过程中产生的杂味,导入新鲜空气,保障发酵质量。”边翻还要边晒,利用热能促进酱醅中功能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保持一定的发酵温度,为各种酶类发挥作用创造适宜条件;而到了无雨的夜晚,这些酱缸还会一一揭开,利用酱醅温度降低带来的变温发酵,为微生物代谢产物多样性创造条件,促进郫县豆瓣独特风味物质的形成。

  郫县豆瓣名扬全国,得益于传统工艺的代代相传。如今,仅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就有17位传承人负责继续把这项工艺发扬光大。该公司市场部品牌主任熊小利介绍,“公司现在仍有部分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的豆瓣,根本不够卖。”其中3—5年自然发酵的特级豆瓣,远销海内外,单价可达每公斤1200多元人民币。

  当然,郫县豆瓣这块金字招牌也促进了产业发展。据介绍,鹃城豆瓣的年销售额已达近4亿元,而整个郫都区,有70多家企业在生产郫县豆瓣。

  在安德,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川菜产业城,正致力于建设“全国川菜产业高地,世界川菜文化中心”。

  在与中国川菜博览馆一墙之隔的川菜小镇,聚集了唐昌吴鸭子、重庆苕皮豆干、老成都酸奶等众多四川特色美食,游客走走停停,便能“吃遍全川”。

  传统的非遗,同样可以激发产业活力。据介绍,川菜产业城主要发展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复合调味品和休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延伸发展中央厨房、美食文化体验、健康功能食品。此外,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慕名前往安德感受川菜魅力。据安德川菜园区管委会统计数据显示,到安德川菜体验馆、博览馆、川菜小镇等的游客每年已达近百万人次。

  中国古羌城:

  沉浸式体验羌族的“富有”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打卡点位:阿坝州茂县中国古羌城

  点位简介:茂县中国古羌城是阿坝州以展示羌文化为主的4A级景区,主要由中国羌族博物馆、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羌王官寨、演艺中心、金龟寨等景观景点及特色建筑组成,是我国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羌文化核心展示地。

  在羌族悠久的历史中,发展出羌绣、羌医、羌族多声部等独特技艺,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基因。正如国家级非遗羌绣传承人李兴秀所说,“羌族是一个富有的民族”,4项国家级非遗、18项省级非遗、64项州级非遗、136项县级非遗,正是羌族“富有”的体现。

  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茂县规划建设了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的中国古羌城,在展示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的同时,吸纳周边居民就业。

  “中国古羌城内的很多工作人员,吸纳的是从山上搬下来的村民,每个月能有1800元左右的收入。”中国古羌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在景区内设置了很多场景,来还原羌族人在古代的生活情景,工作人员会在这些场景中表演羌笛、羌绣等传统技艺,方便游客立体、全面地感受羌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聚集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体育竞技游艺、传统医药、民间文学、民间美术等多种门类的非遗项目。通过邀请相关非遗项目传承人进驻传习中心,形成一个集非遗展示、传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文化景点,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羌族非遗的魅力。

  在羌族百姓口中,羌绣又叫“扎花”,是靠着绣娘的领悟与慧心代代相传,她们自己构图、画样,然后凭借一双巧手绣出画样。李兴秀,就是这样学习并领悟了羌绣的技法。

  真正使李兴秀意识到羌绣价值的,是1980年的一次经历。当时还是一名小学教师的她,绣了一幅叠溪镇的神龟洄游。“我拿到景区去卖,有人居然愿意出价60元来买。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才8元。那一刻我才知道,我们羌族妇女几乎都会的扎花,原来有这么高的价值。”

  1982年,李兴秀带着自己的羌绣作品到北京参加展览。当发现参展人员知道蜀绣、湘绣、苏绣、苗绣等,却对羌绣一无所知时,李兴秀哭了,她下定决心要把羌绣发扬光大。她辞去小学教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羌绣的传承与推广中。

  今天,李兴秀在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有了自己的工作场所,还在茂县多地拥有7个基地,通过培训,前后向24000多人传授羌绣的刺绣、图案、针法等技艺。

  据介绍,中国古羌城自建成以来,已累计吸收近千人就业,非遗传习中心通过培训帮助约400名当地居民实现居家就业。

  新繁棕编:

  指尖上的非遗 编出绿色生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打卡点位:成都市新都区巧帆棕编专业合作社点位简介: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新繁棕编区级传承人刘俊英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繁棕编,合作社发展出生产销售、工艺展示、研学旅行等多项经营方式,带动周边近200余名妇女就业,并成功将新繁棕编推广到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家。

  几片棕叶,经过一双巧手抽丝、折叠、打结,可以变成憨态可掬的熊猫、威武神气的公鸡、虬曲盘旋的神龙……这就是棕编的神奇之处。

  “在我小时候,棕编在新繁是家家户户都会的手工。”刘俊英受外婆的影响,从小热爱传统手工艺术。2012年起,她在新繁大墓山村成立巧帆棕编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专心从事新繁棕编的保护与传承。

  “棕榈树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各地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棕编技艺。但相比全国其它地方,利用棕叶编制诸如帽子、拖鞋、箱包等生活用品,却是新繁棕编所特有的。”刘俊英告诉记者,这些棕编产品亲近自然,符合现在流行的森系生活与绿色环保理念。“很多前来参观的游客,都人手一顶棕帽,它不仅在外形上融合颇具潮流感的现代设计元素,而且天然又吸汗,绝对是夏日防晒良品。”

  如何传承并发扬好这项手艺?刘俊英想到了动员乡亲们一起来制作棕编,由此也能带动大家增收。“我们依托合作社,向周边村民传授棕编技术,再统一收购她们的棕编产品。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累计开展手工培训千余场,培训妇女近万人次,帮助近200名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新繁棕编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刘俊英告诉记者,合作社已累计吸引3万余名中小学生前来体验棕编制作、了解棕编历史,进一步提升了新繁棕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8年,刘俊英受邀前往太平洋岛国斐济,开展为期20余天的教学工作。“这次去斐济,我们向当地20多个村寨的妇女联合会成员传授棕编技艺,这也是我第一次到海外开展棕编教学。”刘俊英表示,如今,这项传统手工技艺,正不断走出国门,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责任编辑:赵琳琳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