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曾丽:一条路 四十年 两代人的苗绣情缘

发稿时间:2018-11-27 14:1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曾丽:行走于苗疆的文化使者。视频剪辑:綦智鹏

  绚丽的色彩,繁密的针法,神秘的符号……苗绣,一“本”凝结了无数苗家人的智慧,传承了苗族几千年历史的“无字天书”,时至今日仍以一种文化和技艺的状态存在着。虽然并不被大众所熟知,但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不少“痴迷者”,在关注、收藏、研究并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地传播它。而贵州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曾丽,就是这样一个默默地研习、守护苗绣文化的传播者。

  两张绣片开始的收藏 半个甲子的苗疆守望

  提到曾丽,不得不谈到她的父亲曾宪阳。曾丽说,自己是很崇拜父亲的,甚至将他作为自己的偶像和精神支柱。可以说,曾丽与苗绣的结缘,源于父亲对苗绣的“痴迷”。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年轻的曾宪阳调入贵州画报社任摄影记者。彼时的贵州相对今天来说还较为封闭和落后,关注人类学纪实的曾宪阳选择了民族摄影,将镜头对准了“藏在深闺无人识”的“苗”。

上世纪80年代,贵州革一地区的苗家节日场面。曾宪阳 摄

  曾丽回忆到,那时候父亲经常到乡下出差,一走就是许多天。通讯并不便捷的年代,她不知道父亲在哪里,都发生了些什么,只能在家傻傻地等着父亲回来,然后听他讲述自己在村寨里发生的事情。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的曾丽看到父亲从乡下带回来两张绣花布片,黑色的底布上缀着艳丽的花纹,上面是她从未见过的图案。曾丽记得,当时父亲买下这些绣片足足花了6块钱。而那个时候,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50多元钱,还好有其他作品在报纸上发表,每幅5-9元的稿费,成了他收藏苗绣、苗装的经济来源。

  如果说父亲最初的收藏源于一个美术工作者的美学欣赏的话,那么真正促使他开始理性收藏苗族服饰的,却是因为一个图案。

  1978年,在贵州施洞苗寨里采风的曾宪阳偶然发现,寨子里一个年轻苗女的绣片上,竟然绣着和道家的“阴阳太极图”几乎一样的“阴阳鱼”图案。那里的苗族自古不和汉族通婚,不识汉字,也不会说汉话,绣片中怎么会有道家的符号?真的只是巧合吗?待他请教了村长之后得到了答案:“这是按照老祖宗的规定绣的”。这时候的曾宪阳意识到,也许苗绣除了审美的艺术价值外,还有更重要的文化价值。

曾宪阳和他在月亮山收藏到的古蜡染藏品。受访者供图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与千年青铜器和石器时代文物上的图案如出一辙的苗绣纹饰。苗族没有文字,那么这些纹饰符号会不会实际上承担了文字的功能?于是,在收集这些“非文字写就的文化读本”的同时,解读苗疆意象符号成了曾宪阳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尔后的三十多年间,他几乎走遍了贵州所有大大小小的苗寨,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的苗族影像,耗尽毕生积蓄收藏几千件苗绣制品,留下一批苗绣精华,出版的《苗装》《黔境古风》等画册更是为苗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薪火相传 两代人的“苗绣之路”

  “苗装,你是我见过的最极致的霓裳!”——曾丽曾在博客里这样表达自己对于苗绣的热爱。然而小时候的她,其实对苗绣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是抵触的。

  那时,别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耍,她却经常“被迫”做父亲拍摄和整理苗绣的小助手,帮忙打闪光灯或举反光板。“小孩子嘛,有时候肯定会走神,更何况又不是自己喜欢的。我一走神把光打歪了,他就嘣地敲敲我的头。”曾丽说,当时自己对这些东西是很反感的。

  然而,随着年月的流逝,耳濡目染之下,曾丽也开始慢慢地真正了解并喜爱上苗绣和苗族文化,甚至于“深陷其中”,让苗绣成了她一生的事业。

 

在贵州晴隆,曾丽(右)穿上苗装,一旁的苗族奶奶正在帮她梳“小歪梳苗”。受访者供图

  一切变故都发生得太突然,2003年的春天,曾宪阳在日夜研写《解读苗疆意象符号》时突发脑溢血,倒下了。看着病床上的父亲,曾丽决定,她要为父亲挑起这份担子,继续研究苗族符号,让更多的人了解苗族文化里的美与智慧。

  2006年,曾丽开始筹建苗绣主题博物馆。当时的她,手里除了藏品仅有17000元钱。“现在说起来可能都有点不敢相信,我当时就想着用这些钱来筹建一个博物馆。”曾丽说,因为家里这么多年几乎所有的钱都用在了收藏上,加上父亲的医疗开支,所以当时自己是没有多余的钱来做博物馆的。但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她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

  最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一个“条件并不算太好”的博物馆成立了!

  保护、传承、传播--在筹建博物馆之初,她就明确了自己对于苗绣的责任。她在自己的博文里回忆,博物馆快开馆的时候,父亲坐着轮椅来到现场,三个小时的观看后,他说了一句话:“这是一个有深度的展览!”曾丽知道,自己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2008年年初,父亲离开了。也就是在那一年,曾丽抱着父亲的《苗装》,决定重走他当年走过的路。“30年前我父亲走过这些地方,记录了那个时候苗寨的状态。30年后我再重走,我想了解这30年他们的变化,人的变化、服饰的变化、环境的变化……”

曾丽(中)在梭嘠苗寨。受访者供图

  汽车爆胎,迷路,差点儿被疯狗咬伤……伴随着一路的艰辛,3年时间,她用脚步丈量了上百个苗寨,重新收集、整理并出版属于这个时代的《苗装》,让更多的人在对比和变化中了解并认识苗族文化。

  今年,已经是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开馆的第十年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走入这里,厚重的苗疆文化感染甚至震撼了一个又一个国内外的观众和专家学者……

  十年间,曾丽从来没有卖过一件藏品,没有通过博物馆挣过一分钱。相反,她还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补贴到博物馆。“如果从经济逻辑的角度来说,我也许是有病。”曾丽笑言,有时候她也会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有点“神经”。“但这么多年下来,直到今天我还依然在做这件事情,可能冥冥之中这就是我的使命吧。”

  而对于自己这些年在苗绣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做的贡献,她只是风淡云轻地将其归于“愿意”和“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愿意,所以坚持,所以无悔。

  “我和父亲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正处于苗装文化没有受到侵蚀、较为纯正的阶段,而我们正好把这些最为精华的东西保留了下来。”曾丽说,不管是出于美学、技艺还是符号内涵的层面,能够将苗绣的这些东西收藏、保留并记录下来,让不管是苗族的还是外族的后人看到并了解这种宝贵的文化,她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创新传承 民族元素的解读和国际化表达

  文化的传承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年轻的传承者少、传统手工绣艺越来越稀有……这些问题都让曾丽无比忧心,她开始追求创新传承之路。

  “苗绣的纹样是远古时候就留存下来的文化符号,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曾丽认为,作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绣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它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要。

清代苗族盛装嫁衣,曾丽藏品之一。上图为嫁衣局部绣图。受访者供图

  “还好这几年在政策的鼓励和媒体的宣传下,人们对文化传承有了更高的自觉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疆文化,2008年,曾丽创办了“苗疆故事”品牌,致力于苗绣衍生产品的开发,希望让传统的苗绣文化通过合理的转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苗疆故事”品牌丝巾。受访者供图

  她将苗装上的古老符号提炼出来作为基础,融合进时尚元素,设计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时尚相结合的,集美感与内涵于一身的丝巾。系列产品曾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中国元素国际创意金奖”等荣誉。

  近些年来,苗绣更是吸引了国际时尚界的关注。国际时尚设计大师娜塔莉·吉布森曾与曾丽签署纹样版权合作和设计委托合作协议,《瑞丽》《时装》等时尚杂志也将苗绣搬上了刊页。苗绣,这一凝结智慧和审美的古老文化,正在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除了衍生开发,曾丽还十分注重对于苗绣文化内涵的解读和传承。她不仅一直致力于研习苗装符号,探索其厚重的历史和内涵,还在北京、贵阳等地开设苗绣课堂,让更多的人读懂苗绣,鼓励更多的苗族人回归家乡进行文创产品的生产,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更好地传承文化习俗。

  曾丽说,接下来自己的工作重心会放在对苗绣符号的整理和解读上,她希望能够通过书籍和影像的方式来让更多人认识苗绣、看懂苗绣。(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责任编辑:秦亮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