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影像为非遗赋能

发稿时间:2019-06-13 09:09:0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象山6月11日电(邢贺扬)“一部影片记录了传承人艺术人生最后的时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前非遗影像记录的迫在眉睫!”作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 中国实践”学术论坛发言嘉宾,楼坚讲述了在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

  “2017年钱江视频在拍摄湖剧传承人许丽娟老人的后期剪辑过程中,得知她过世的消息,让我们很受打击。我们记录了许老先生艺术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同时,也记录了湖剧这一传统剧目的珍贵影像资料。”楼坚在浙江钱江频道工作多年。当回忆起与非遗的点点滴滴,他格外动情。

  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关键的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而传承人的记忆大多是通过口传的方式传播,将口传落实到影像,对当前非遗传承和保护意义重大,所以在建立非遗数据库的同时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调查和影像记录成为必然。

  6月7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浙江象山开幕。

  6月8日是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7日至10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浙江省象山县举办。其中,以“从文本到影像——当下口头传统类非遗项目的保存与研究”“节日民俗事象的影像诠释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与传播”三大议题的学术研讨,邀请了近百位民间文学、民俗学、美术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电影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入围影片的主创团队,通过思想的交流碰撞,凝聚非遗保护的中国智慧。

  新华网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突出展示部分非遗影像展入围作品

  传承人记录凸显社会责任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缓慢的程度与记忆的浓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与遗忘的快慢程度成正比。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正是在这种与时间赛跑中进行的。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由于传承人的这种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部分非遗项目仍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情况,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与记忆开展抢救性记录与保存,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2015年,在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统筹部署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作为学术咨询和验收机构,于2019年5月完成了第二批抢救性记录项目的验收工作,最终有251个项目合格,其中22个被评为优秀,有5部优秀项目的综述片参与了此次展映活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这样形容他们的工作状态,对于高龄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要赶在老人们年华老去之前,把他们的毕生绝学记录下来,是一场“冲刺跑”。而对传承人的记录、对非遗项目的记录,却是一场“马拉松”。

  自2019年开始,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正式提升为传承人记录工作。着眼于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将更全面、多角度地展开,除抢救性记录之外,还开展代表作品典藏、实践与传承跟踪记录等多种记录工作。对非遗传承人的记录工作,作为一种非遗保护的基础手段,将广泛、深入地持续进行下去。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王景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海报

  拍摄团体呈年轻化、多样化发展趋势

  《上新了,故宫》《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批影像产品为非遗传播插上翅膀,形成了强烈的传播示范效应。“依托移动传播的模式,短视频进入成熟期,垂直领域的价值凸显,为文化非遗类垂直领域传播形成良好的外部条件。”楼坚说。

  短视频平台的加入,使非遗内容传播更加丰富。以快手为例,2018年,非遗视频总量达1164万条,250亿次播放曝光。视频发布数量排名前十的非遗内容里,仅秦腔就有94万多条,秧歌79万多条,面人52万多条,豫剧43万多条。

  据非遗影像展组委会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静介绍,本届非遗影像展共征集到260部作品,影片的主创团队年龄结构、专业构成呈现出年轻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首次尝试增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青年创作短片”和“浙江非遗影像”三个展映单元,从征片情况来看,社会反响良好。

  此次入围影片《吴门琴话》的导演张阳是个“85后”,在他眼里,尊重真实是面对非遗记录最基础的。“记录者应该记录真实,以坦然的心情和态度来面对,要能见人见物见情义,才是在制作和传播非遗影像作品的过程中最佳的处理方式。”

  像《吴门琴话》《郭窑村》《老秤儿》等由年轻人导演的入围影片在本届非遗影像展中获得好评不断。他们以年轻的视角发现和发掘非遗,让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得以走进大众视野。在他们的摄像机里,非遗不是高屋建瓴,而是接地气的文化表达,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源于民间,回归民间。非遗只有真正走进现代生活,才能让更多的人来接触、体验和了解。人们只有触摸到非遗的温度,体会到非遗的韵味,方能满怀热忱地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传递下去。

  文化似水,文脉如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于2018年首次举办,今年已是第二届。非遗影像展的举办,集中展映已出版、播出、公映的非遗影像作品,展示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实践经验,提高非遗的可见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推动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促进了人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的形成。非遗影像展,通过影像作品的传播,尝试拓展非遗传播的渠道,丰富非遗传播交流的实践,彰显了全社会为记录、保护、传承、弘扬、传播非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责任编辑:秦亮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