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非遗+”,拓宽新路子

发稿时间:2020-05-15 10:31:17 来源: 银川晚报

  刘亚明的扶贫工厂,工人们正在赶制作品。

  4月中旬,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银川市三家拟命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进行实地核查评估。银川市非遗中心主任张杰介绍,在评估过程中,不难看到非遗正与扶贫、旅游、文创三者“跨界”融合,它们也相互为对方注入新鲜的血液。

  非遗+文创:从技术到艺术的跨越

  伏兆娥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事剪纸已经有四十余年,她的二女儿李剑,作为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继承了她的衣钵。2009年,李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她想将母亲的传统手艺,变得更有价值,也更有艺术气息。

  “传统的剪纸,对于年轻人来说,不过是一张纸,不太有吸引力,我想做的事是把传统剪纸包装得更加精美,从而让更多人能够接纳它。”李剑说,自己设计的第一件文创产品,将丝绸和剪纸结合,当时反响非常热烈。

  经过一番努力,李剑开发并设计出剪纸挂历以及有剪纸元素的服装、贺卡、书签等500多种文创产品。

  无独有偶,银川市口弦传承人李旭与李剑也做着同样的事。李旭介绍,口弦作为一种“活化石”式的传统乐器,几千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现阶段它的受众面非常窄,有一定的发声门槛,想让它被更多人所接受,必须跳出它的现有的功能。

  随后,李旭将口弦制作成了U盘、首饰、发饰、装饰品等,渐渐地,这项古老的乐器也开始慢慢有了关注度。

  非遗+扶贫:让传统发挥更大的价值

  “首先,把这两根红绳的两端对齐捏住,然后把其中一根红绳由内向外绕过大拇指,成一个圈……”在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巾帼扶贫车间里,64岁的区级编结传承人刘亚明,正在手把手地向当地妇女传授金刚结的编织方法。

  原隆村是一个移民村,全村1900多名妇女缺技术、就业难等问题突出。2017年,在大学任职的刘亚明辞去了工作,利用自己掌握的编结、织布、纺线、剪纸、刺绣,缝制、满月活等,为这里的妇女带来一技之长。另外,这些年,刘亚明的扶贫车间,还将8位农村妇女扶持成为非遗传承人。

  村里41岁的妇女柯义莲,2013年从固原搬到原隆村,由于丈夫出了车祸,家中又有三个需要读书的孩子,一时间生活陷入艰难。后来通过和刘亚明学习非遗技艺,也为家中带来了收入。

  张杰介绍,2016年银川市非遗+扶贫的工作就开展了,到目前为止全市各级非遗传承人已经在近10个村镇培训移民妇女32期,带动了近两千人就业。

  非遗+旅游:将本土非遗带向世界

  镇北堡西部影城清城里,几位游客停在了刘飞的摊位前。刘飞放下手中沙画,与游客聊了起来。“你们从哪儿来的?”“西安。”“西安也有很多我的客户”临走时,几位游客买走了三个沙画鼻烟壶。

  镇北堡西部影城工作人员虎霞霞介绍,在这里,不少即将消失的技艺得到了保护和再现。影城明诚长板坡街西边的擀毡手艺人王玉成,在老家固原曾是一名农民,家中世世代代以擀毡为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艺已经濒临消失。2012年,王玉成的家传手艺又得以重现。

  将老手艺得以发扬的不止王玉成一人,虎霞霞介绍,从2000年开始,镇北堡西部影城引进了民间艺人40多位,其中有国家级传承人1位,区市级传承人13位。2008年,镇北堡西部影城被国务院和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验基地”。

  不少手艺人带着自己的祖传手艺走进西部影城,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再现给游客,并带向全世界。

  本报记者闫茜/文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责任编辑:秦亮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