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非遗看中国 >> 横图 >> 正文

非遗之光 辉映文明培育之路

发稿时间:2022-05-26 18:51:00 来源: 人民网-河北频道

东柳泉村舞钢叉。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供图

  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一条条“火龙”划破黑暗,时而翻转、时而升空,一时间广场上金光四射、烟火升腾,这就是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柳泉村钢叉会的成员们操练的“火叉”技艺。据介绍,东柳泉村的传统民俗项目舞钢叉起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东柳泉村舞钢叉。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供图

  在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驻村工作队帮助下,2019年,东柳泉村舞钢叉入选易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又入选保定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几年,叉会大力招收新学员,这些“新鲜血液”的年龄从8岁到20来岁不等。这些“后浪”的融入和成长也让前辈们看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希望。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将深化拓展文明培育的内涵和外延,使文明之源充分涌流,让文明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王迪)

责任编辑:张诗莹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