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非遗看中国 >> 竖图 >> 正文

浙江绍兴: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盘活非遗资源

发稿时间:2023-11-22 12:37:00 来源: 新华网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也是浙江省绍兴市系统启动非遗保护工作20周年。20年来,绍兴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与保护体系、搭建传承载体、完善服务阵地、加强传播弘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孕育并不断流传。

  展非遗聚人气 第九届绍兴非遗集市开市

  近日,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八八战略’二十载 非遗保护放光彩——第九届绍兴非遗集市”在绍兴迎恩门风情水街开市。

  作为绍兴培育打造的非遗品牌活动之一,绍兴非遗集市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八届。本届启动仪式上,7家首批绍兴非遗曲艺书场授牌,全市首批非遗工坊授牌,10家第二批绍兴非遗形象门店授牌,《绍兴市非遗形象门店手绘地图》于现场发布。

  本届非遗集市为期三天两晚,精选全市100余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展示,囊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包括了启动仪式、展示展销、戏曲展演、讲故事比赛、民俗踩街、教学体验、主题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保护体系

  回顾绍兴非遗保护工作的20年,是稳中求进、稳步提升的20年。2003年,绍兴非遗传承大幕开启。2006年5月,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大禹祭典、梁祝传说等10个项目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绍兴成立“绍兴市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陆续设立非遗保护中心,文旅主管部门增设独立的非遗处(科)或合署的处室(科室),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目前,绍兴共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1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约650项。共有21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4人入选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5人成为绍兴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约500人。

  绍兴目前也已认定了生产性、教学性、展示性等各类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84家,认定非遗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等绍兴市非遗旅游景区19家,认定15家乡村非遗体验基地,认定20家绍兴市非遗研学游基地,建设认定47家市级非遗工坊,建设完成非遗客厅2家、非遗形象门店20家。此外,绍兴还积极申报相关省级传承基地或载体。

  奏响文旅强音 谱写非遗新篇章

  近年来,绍兴通过培养非遗人才、提升非遗技艺、丰富非遗产品、做强非遗品牌、拓展非遗市场等方式,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今,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已逐渐融入绍兴百姓生活与城市韵味,与这座千年古城相映生辉。

  “绍兴有戏——非遗兴乡大巡游”活动,在全市各地同步举行,成为绍兴非遗展示的大平台。“绍兴非遗集市”融合非遗项目展示展销、互动体验、戏曲展演等内容,成为展示非遗保护成果、激发古城消费活力的重要窗口;策划培育“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文旅IP,从鲁迅先生笔下的“绍兴祝福”转化为绍兴独有的年俗;推动创建“绍兴非遗客厅”,集合了全市30余项非遗资源,是绍兴优秀非遗资源的对外展示窗口和服务阵地;搭建非遗惠民服务平台,办好“水乡戏台周周演”“越韵雅集”“绍兴师爷讲故事”等展演展示活动,让非遗惠民活动深入人心。

  在传统戏曲、曲艺的保护工作中,绍兴也走出了一条阶梯式培养曲艺新传人及社会化传播的路径。从最初的开办普及培训班、传习班到“把根留住”曲艺团队的建设、复排创排精品曲目、演出与辅导并举等,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曲艺传承生态;同时,积极培育扶持闲园书场、稽山书场、越州书苑等民间书场。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年岁月洗礼,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绍兴非遗保护工作将继续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对全市非遗项目开展整体性保护,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实施“美丽非遗乡村行动”计划和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建设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主题小镇、非遗文化村、非遗文化街区、非遗工坊、大师工作室、非遗体验点;同时以“文旅融合”“历史文化名城”“美丽乡村”建设等为融入点,推动“非遗+”为主题的活动,呈现非遗的文化价值,体现非遗的担当。

  采写:章璇

  核校:韩冰玉

责任编辑:田昕禾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