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非遗守记 >> 正文

00后男生学湘绣:一针一线绣传承

发稿时间:2023-07-03 12:1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刘兆坤在老师的指导下绣织毕业作品。受访者供图

  绣针带着蚕丝在缎面间穿梭了几十下,在整个绣布上也只不过是寥寥一笔,仅仅是一朵花,刘兆坤就要为其选择10余种同色系的丝线,用湘绣独有的掺针法,将各种颜色的丝线交织、过渡,使得绣出的花有着丰富的层次感。

  拿着绣针的刘兆坤是一个身高1.78米、体型微胖的男生,他也是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刺绣班的学生。对这位00后来说,静心并不简单,在刺绣时,他喜欢听民谣歌曲,尤爱陈鸿宇唱的《理想三旬》,有时他会跟着熟悉的旋律哼唱起来,等到回过神才发现针路不对,只能拆了重来。

  然而当绣品几近完成时,刘兆坤便将所有的精气神聚集在绣架前,高度还原画稿又更为生动、立体的绣品诞生的那一刻,总能让他不自觉感叹湘绣的魅力,他也着迷于绣品带给他的成就感。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刘兆坤进入湘绣班之前,湘绣对于这个出生在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男孩和其家人来说,是极为陌生的。刘兆坤说:“当初选择湘绣专业,只是想要静静心,磨一磨心性。”

  每当假期回老家,刘兆坤和朋友、同学说起他学的是刺绣专业,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也有人直言:“男生也能学刺绣?”尽管有质疑、不理解,刘兆坤却觉得“无所谓”,他甚至慢慢迷恋上了湘绣。

  入学后不久,刘兆坤便正式迎来了第一次挑战——绣一片叶子。他整整花费了两周时间才完成绣品,绣出来的叶子却被说像圣诞树。在刺绣的过程中,让刘兆坤犯难的是劈线,细如发丝的蚕丝,要用手指一点点搓开,劈至2开、4开、8开等,劈开的线有时会打结绕成一团,“再稍微一用劲儿线就断了”。刘兆坤说,线的粗细决定了绣品的精致程度,“我第一次绣的叶子就比较粗糙,所以看起来更像树。”

  刘兆坤想办法克服男生生理上的“不足”,他每天涂抹护手霜,让手变得细腻、湿润。他也逼着自己,不熟悉、学得慢就多练习,不懂就向老师请教,和同学探讨。面对每一次作业,刘兆坤也尽力做到完美,配色不自然、针脚凌乱,有不满意的地方就拆了重新绣,反反复复拆了几十次,断断续续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才绣好。

  刘兆坤曾看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人刘爱云绣制的《王者风范》,狮和虎是湘绣中常出现的题材,更是一绝,用“鬅毛针法”绣出的毛发光泽柔软、根根灵动,“既有毛的质感,又隐隐显现出花纹,栩栩如生、生动传神。”那时,他才能真正体会到“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湘绣之神。

  一面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愁怨,另一面是“一朝选在君王侧”的贵妃,一件绣品正反两面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巧夺天空的双面全异绣更是让刘兆坤震撼不已,他至今也没琢磨明白线头怎么就消失了?藏针隐线到底如何才能做到?

  在刘兆坤看来,男生学刺绣也有天然优势,“思维更开阔,创造性比较强。”就拿刘兆坤的毕业设计来说,他绣了一组烟花图,命名为《焰》,他没有直接用黑色缎面,而是用墨汁给白缎着色,有的地方用浓墨,有的地方用淡墨,来凸显烟花的色彩。

  除了绣织空中绽放的上百朵烟花,刘兆坤还创意性地绣织了电线杆,营造出一种看窗外烟花的感觉,也为绣品增添了人间烟火气。据刘兆坤介绍,这件绣品前期绣织出一层底色,以雪花针为主,乱针和打籽针为辅,通过针路依次叠加体现烟花的色彩和氛围,用亮色线层层叠绣十几层,覆盖融合在黑色的背景中。

  从未听说过湘绣,到变成湘绣行走的“代言人”,刘兆坤时常给家人、朋友“安利”湘绣,周边的人也开始理解他的选择。如今,刘兆坤入职湖南一家湘绣企业,立志传承、推广湘绣。今年春节回家,他计划把湘绣送给同学当作生日礼物,再给担心自己就业前景的父母送上一幅自己亲自设计的湘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田昕禾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