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用树叶吹出传承非遗的心声

发稿时间:2020-04-01 08:48:00 来源: 光明日报

  一片树叶含在唇间,便成了乐器;唇舌配合,便奏出动听乐曲。这就是树叶吹奏,一项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技艺。

  卓忠明,海南省万宁兴隆华侨农场的马来西亚归侨。今年已75岁的他,仍往来于世界各地,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树叶吹奏,身体力行地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第一次见到卓忠明,是在2019年11月25日,万宁文艺轻骑兵巡演现场。一支用树叶吹奏的曲子惊艳全场,一片普通无奇的树叶,竟能发出如此美妙悦耳的音乐,人们无不惊叹。

  卓忠明祖籍万宁市东澳镇,其父在13岁时便远渡重洋抵达马六甲谋生。195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他随父母回到海南,在万宁兴隆华侨农场安家落户。

  小学三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卓忠明看到了树叶吹奏,便再也割舍不下。几十年的光阴里,吹奏树叶成了他最快乐的事情。

  多年来,卓忠明自掏腰包,将树叶演奏推向社交广场、居民社区,乃至全国及世界各大舞台,不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各种舞台上表演树叶吹奏多少次了,上千场总是有的。单是2018-2019两年间,他就在海南、青岛、北京、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间飞行,行程10万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树叶吹奏的传承、展演、讲座。

  说起树叶吹奏的历史,卓忠明滔滔不绝。“树叶吹奏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大自然原始音乐艺术,人们可以用它来传情达意,释放喜怒哀乐,与禽鸟和鸣。”

  不仅树叶可演奏,而且花瓣也能!历经62年的创研,卓忠明将花瓣变成了“乐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用花瓣吹出《我和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特别的演奏方式,是他献给祖国的满满的爱。

卓忠明在用花瓣吹奏

  “只有让更多的人爱上这项技艺,才能把它传承下去。”为此,只要有人愿意学,卓忠明就不计报酬、悉心教导。对他来说,能够把树叶吹奏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如果不是这片土地对我的养育,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从牧童到登上艺术大舞台,卓忠明曲不停歌不断,树叶吹奏陪伴着他走过无数的日日夜夜。“我将尽余晖之力,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卓忠明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韵 通讯员陈燕清)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