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升高,我们也迎来了大暑节气。这样“上蒸下煮”的天气,只要出门就能体验到什么是“出门1分钟,流汗2小时”。大暑时节有哪些有趣的民俗文化?古人诗词中又是如何描绘大暑的?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烧伏香”“斗蛐蛐”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通常分水生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会在枯草产卵,到夏季便会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二候“土润溽暑”。《礼记·月令》中说到,“土润溽暑”即土壤潮湿,天气闷热——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因此是作物疯长的时节;三候“大雨时行”。大雨消暑,天气见凉,逐渐向秋天过渡。
大暑正是收割播种的农忙时节,但此时又很容易出现自然灾害。因此,在古代,“烧伏香”成为了大暑的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现代,“烧伏香”则是用来祈福工作顺利、收获满满。
除了“烧伏香”,还有很多古代风俗习惯流传至今。比如在浙江台州地区就有送“大暑船”的传统。每年大暑,伴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会抬着大船在街上巡游,最后在大海点燃,以此祈福平安健康、生活富足。
大暑是蟋蟀出没最多的季节,因此“斗蟋蟀”也成为一些地区深受人们喜爱的风俗。斗蟋蟀也很“讲究”,需要挑选体型雄壮矫健的蟋蟀,用马尾鬃来引逗,让他们相互较量。这项活动也成为了人们在炎热夏季里消遣娱乐的快乐源泉。
“饮伏茶”“晒伏姜”
大暑节气的饮食习俗也值得探究。俗话说“大暑养生,冬病夏治”。《皇帝内经·素问》有云:“春夏养阳,长夏胜冬。”大暑至,暑伏天是驱阴补阳养生的好时节。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喝羊汤等习俗。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饮伏茶的习俗。那么伏茶有什么特殊的功效呢?伏茶一般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着清凉祛暑的作用。
民间还流传着“晒伏姜”的习俗。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上容器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伏姜对治疗胃寒、伤风咳嗽等有一定的效果。一些地方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因此在暑湿时节食用姜汁调蛋很补人。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鲁南地区至今流传着“喝暑羊”的习俗,一碗调配着辣椒油、醋和蒜的羊肉汤,喝罢全身大汗淋漓,既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又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民间谚语说到:“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古诗纳凉“心法”
古代没有风扇空调,古人通常会在大树下乘凉,或者倚靠水畔亭旁消夏。正如南朝诗人徐勉在《晚夏》诗中写道:“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夏夜纳凉,席地而坐,欣赏水中莲荷,还有美酒相伴,实在惬意。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在《销夏》中给了我们消暑的建议,“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可谓道出了心静自然凉的真谛。
也有古人喜欢深居远山避暑。王维给后人留下了百吟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代高骈也在《山亭夏日》中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间蔷薇飘香,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一丝凉爽。
大暑已至,不论是传统习俗还是古人诗词,都蕴含着消暑和养生的智慧。希望大家注意防暑,完美一夏。(综合:光明日报、中新网等)
火星是日月之外人类最早注意到的天体之一,这颗火红色的星球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人类的目光。...
2020-07-23 06:11:00对于中方是否会允许国际人权观察员或联合国人权高专进入新疆,在今天(22日)举行的外交部例...
2020-07-22 22:21:00蜀王死后,古蜀遗民去哪儿了?眉山市彭山区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墓群专家判断此地为古蜀后裔的...
2020-07-23 09:17:00预计,今天(7月23日)黄淮一带降雨降明显减弱,但山东、安徽、江苏、四川等地部分地区仍有暴...
2020-07-23 09:11:00记者23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当日4时07分发生6.6级地震,截至目前,暂无人员...
2020-07-23 09:10:00传统认为,科技工作因其高度的创新性,因此科技工作者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日前,国际学术...
2020-07-23 00:00:00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早在2017年时就宣称,领导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将“成为世界的统治...
2020-07-23 00:00:00很多声优演员都拥有一人分饰多角的能力。许多声优演员能通过改变音色、声调等方式,模仿不同...
2020-07-23 00:00:00“培育良好家风,树立文明乡风,涵养淳美民风。”翻开苏州吴中区胥口镇家庭文明积分手册,上...
2020-07-23 07:22:00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樊未晨张茜制图:李晗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10版)化工...
2020-07-23 06:24:00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樊未晨张茜制图:李晗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9版)编者...
2020-07-23 06:23:00房永智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8版)国家无战事,军人有牺牲。33岁正值青春年华,...
2020-07-23 06:22:00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郑天然通讯员孙利波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8版)题字:国防大...
2020-07-23 06:22:00曹先训何宗卯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7版)7月13日,武警江西总队机动支队50名官兵...
2020-07-23 06:22:00晏良乔可文并摄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7版)车辆驶进翻浆路段。7月11日,西藏军区...
2020-07-23 06:21:00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郑天然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7版)葛晶晶在检测气象传输设备...
2020-07-23 06:21:00靳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海华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6版)“我想留下来再干半年...
2020-07-23 06:16:00团青岛市委书记张海军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6版)受疫情影响,在服务高校毕业生...
2020-07-23 06:16:00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俞明德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6版)大家好,我是新中国...
2020-07-23 06:16:00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2版)本报广州7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我希...
2020-07-23 06:12:00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2版)本报沈阳7月22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晨)团沈阳市...
2020-07-23 06:12:00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2版)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通讯员刘星妤)7月...
2020-07-23 06:12:00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2版)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谢洋实习生谢吕容)7月20...
2020-07-23 06:12:00长江中下游和两湖地区水位超警已近半个月,堤防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风险加剧。而气象预报显示...
2020-07-23 06:11:00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2版)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金卓)日前,《中国...
2020-07-23 06:11:00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林王鑫昕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2版)扫一扫看视频四川省射...
2020-07-23 06:10:00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焦敏龙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7月23日01版)扫一扫看视频改编自推理小...
2020-07-23 06:09:00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13.1万公里,高铁里程超3万公里。据近期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外...
2020-07-23 00:22:00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
2020-07-22 19:58:00近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中...
2020-07-22 19:57:00据报道,7月20日,安徽阜南,受强降雨影响,安徽淮河干流王家坝段超出保证水位,王家坝闸启动...
2020-07-22 19:57:00近日,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贵州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2020-07-22 1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