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 创新实践案例结果展示 >> 正文

湖北省武汉市汉派文化(汉剧、汉绣、武汉童谣)进课堂实践案例

发稿时间:2022-03-15 18: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08 湖北省武汉市汉派文化(汉剧、汉绣、武汉童谣)进课堂实践案例

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关小学

  一、非遗项目介绍 

  汉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唢呐、锣、钹等,并夹用马锣的“川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汉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现在尚存六百五十余出,较流行的约三百多出,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传说故事,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双尽忠》《两狼山》《生死板》《打花鼓》《审陶大》《合银牌》《斩李虎》《宇宙锋》《闹金阶》《哭祖庙》等。 

  汉剧的脚色行当较为完整,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各行都有自己的表演程序,对兄弟剧种行当的丰富和发展有较大影响。汉剧在发展中先后涌现出米应先、余三胜、余洪元、董瑶阶、李彩云、李春森、吴天保、陈伯华等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尤其是解放后形成的吴(天保)派和陈(伯华)派表演艺术代表了汉剧发展的高峰,在全国影响很大。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做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急需加以抢救和保护。 

  汉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汉绣是流行于湖北省荆沙、武汉、洪湖一带的传统刺绣艺 术,据史书记载,它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清。作为古楚之地,武汉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汉绣的发展 提供了文化土壤。石首市绣林镇、洪湖市峰口镇一带的绣花堤和汉口的绣花街等皆因刺绣集中而得名。  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绣法之长,逐渐形成以铺、压、织、锁、扣、盘、套为主要针法,平金夹 绣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刺绣艺术体系。汉绣强调“花无正果,热闹为先”,一般从外围起绣,逐层向内走 针,直到铺满绣面为止。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刺绣时需灵活运用各种针法,做到下针果断,讲 究图案边缘的齐整即“齐针”,  讲究分层破色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汉绣构思大胆,  色彩浓艳,  画面丰满,  装饰性强,处处流露出楚风遗韵,在中国刺绣园地里自成一格,大放异彩。 

  汉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母亲的乳汁,儿时的歌谣,是人类最温馨的、也是最难以忘 怀的成长元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谣是武汉人割舍不掉的集体记忆和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2020  1 月 21 日,“武汉童谣”列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项目名录 

  二、案例背景及目标 

  方言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域特色最显著的体现之一,方言一旦消亡,地方本土的历史文化就不可能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下来。通过教学,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关小学,很多武汉的孩子已经不能说出地道的武汉话了,而作为武汉的老师和学生保护方言文化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以汉剧、汉谣、汉绣(简称“三汉”)为载体,让大家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感受武汉这座城市的魅力,提升大家在武汉这座美丽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让武汉成为一座有文化有底蕴、有历史的心灵之城。 

汉绣展示

  三、实施过程 

  (一)三汉”入校,教师初探索 

  2009年,颇具地方特色的汉谣非遗特色项目引进校园,汉谣以其朗朗上口、诙谐直白的特点,成为学生乐于运用的口语交流工具。之后学校开启了“武汉关伢说汉话”的系列德育活动。 

  2016年,学校以一至六年级学生为主体,整理了关于武汉方言的萌版教材,开始了武汉话教学方面的探索。学校开设了武汉话“咵天”班级活动,组织了“嘴劲”方言主题班会;随后又在每周一的兴趣社团中开设了“武汉话小主持人班”,号召学生搜集武汉话的顺口溜、童谣、小笑话;体验了“天上呜呜神”的地方特色游戏;排演了环保方言三句半的节目;还鼓励学生用武汉方言为《疯狂动物城》电影配音……这些活动在师生和家长中反响强烈,引起了《长江日报》的关注,该报以《听不懂武汉话‘好贼’竟成‘小偷’——武汉关小学开课专门教学生说武汉话》为题,对学校方言工作进行了大篇幅的专题报道,先后登上《武汉教育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政协论坛》专访节目,对留住地方特色的根基产生了巨大作用和影响。 

  截至2021年4月,学校的汉剧社团已经成立整整五年,五年内,汉剧社团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汉剧老师和小戏迷。汉剧社团先后排演了《难忘今宵》汉剧水袖舞蹈;首创第一套少儿版戏曲韵律操;排演了《百花亭》《打渔杀家》等汉剧传统剧目。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也跟着汉剧老师创作了好几段为抗疫加油鼓劲的汉剧念白和唱段,被武汉市校园戏曲风栏目广为推介。 

  (二)“三汉”初成效,作品走出校 

  2018年春季,新版武汉关校歌《武汉关,梦想的摇篮》诞生了,歌曲中极具特色的汉剧腔调,令全校师生耳目一新。一起诞生的还有《武汉关小学汉谣》儿歌,这首儿歌汇集了新、旧学校更替的发展轨迹,重现了老汉口脍炙人口的童谣,激发了武汉关学生的爱校热情,掀起了孩子们说方言的热潮。两首地域特色鲜明的儿歌在江汉区校园歌谣大赛中推出,一举夺得了区级一等奖的好成绩。 

  2018年11月9日,市教育系统消防安全主题活动在江汉区武汉关小学隆重举行,为了让孩子们快速地记忆并掌握一系列安全知识,学校又想到了“武汉话”。在德育部门的编写下,从文字创作到背景音乐,一首首原创的武汉话安全儿歌应运而生。这套安全宣传汉话顺口溜,内容涉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用电用气安全各个方面。参与表演的学生们表示,“儿歌不光告诉了他们在家、在学校、在公共场合如何保护自己,而且好学,朗朗上口,很快就记得住。”这个汉话节目也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全校师生中全面铺开,并受到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教育电视台和新媒体的报道。 

  (三)“三汉”精提升,专家来指导 

武汉本土音乐大咖冯翔老师与学生合影

  武汉关伢们的武汉话活动也吸引了武汉本土音乐大咖冯翔的关注。2018年7月2日,冯翔来到武汉关校园给孩子们上本土音乐创作课,他用自己的汉话作品告诉孩子们写歌谣要从童言开始,鼓励孩子们大胆创作;然后他以本校的武汉话童谣为例,告诉孩子们写歌要多读,要读到顺口、流畅、精炼、有情;冯翔还用“放暑假”为题,指导孩子们现场创编。在他的指导和伴奏下,师生们将自己的童谣现场演唱出来,大咖和小达人们在当天的活动中创造出别样的艺术火花。 

学生汉谣mv拍摄

  2019年,为了扩大方言在全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汉谣”创作团队,于2019年底创作并拍摄了《武汉关,向未来》汉话MV。该童谣所有的表演及演唱均来自武汉关学生,动感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020年9月,百子歌非遗传承人杨汉群来校给同学们用武汉方言讲解核心价值观,还带领孩子们创编了一系列群口快板《我们学校值得夸》,同年国庆节排演了《歌颂新时代》方言童谣;编写了全新的汉话校本教材《楚音传情》,与《楚风唤情》《楚风唱婉》《楚韵流彩》《楚音传情》《楚慧达意》形成系列。 

百子歌非遗传承人杨汉群正在给学生授课

  2021年4月学校请汉绣非遗传承人黄春萍指导学生百人绣党旗活,汲党史力量,绣红色经典。 

  2021年5月10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汉童谣”传承人彭翔华,在学校进行“汉谣特色入校园,非遗传承进课堂”专题讲座。彭翔华出生在汉口,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汉童谣”传承人,民间文史、民俗学者,曾任汉网人文武汉版主。他自幼热爱乡帮,收集,挖掘,研究与传播武汉民俗文化,数十年来初衷不改,乡音依旧,出版了《大城小巷》《武汉民间童谣辑注》《武汉歌谣故事》《武汉民众乐园故事》《武汉童谣纵横谈》等多本武汉童谣书籍。 

  彭翔华“汉谣文化”的专题讲座,勾起了老师们满满的童年回忆和无限的感慨;“手指童谣”讲座,三四年级学生们被奇妙的手指童谣深深吸引,手舞足蹈地学着笑着;“施洋童谣”讲座上,彭翔华把施洋烈士的事迹用汉谣的形式呈现给五六年级的师生们,将烈士施洋和英雄城市武汉紧紧相连,让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为世人所铭记。 

汉谣传承人彭翔华正在给学生授课

  (四)“三汉”话初心,建党百年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武汉关小学党支部以校内距离学生最近的施洋故居为依托,通过各种活动,弘扬“施洋精神”,牢牢抓住育人铸魂的轴心,从“根”上践行立德树人宗旨,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种子,为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注入长久动力。 

纪念建党一百周年区级校园红歌大赛

  2021年,学校将汉口童谣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寓红色教育于传统文化传播之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学校红色教育还以百子歌等汉话特色群口快板,师生合力创作了《我们学校值得夸》《歌颂新时代》等汉话童谣。“爱祖国,有理想。努力学,齐向上。自尊自爱奋发强。”“大武汉,人人赞,湖泊多,大桥靓。两江四岸美又灿。”朗朗上口的汉口童谣,让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大家通过“三汉”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每时每刻都在演奏着自己的“市井生活交响乐”,从早到晚少有歇息的小巷日常生活之音,平头百姓的咵天戏音,儿童嬉戏哼唱的汉味童谣,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不断记录并创编这老武汉特有的城市之音中,红色教育的巧妙渗透过程,充分体现了汉剧、汉谣、汉绣的特别之处。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关小学将继续在“三汉”非遗项目上努力,扩大影响力,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非遗”教育,增强师生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师生对本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为今后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打造学校“三汉”特色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专家点评】

  武汉关小学以汉剧、汉谣、汉绣作为“非遗进校园”的载体,具有以下两方面特色:一是将方言传承与汉剧、汉谣相结合。方言在校园中的推广需要适合的艺术载体、表现形式,说唱、戏剧表演就是很好的载体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多感官认知和实操,学习后可展示交流、有获得感,方言教育与汉剧、汉谣相结合无疑可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二是将汉剧、汉谣与汉绣相结合。学生可从汉剧、汉谣(口头和表演艺术),汉绣(传统手工艺)两类截然不同的艺术实践中丰富对在地文化的认知。 

责任编辑:张诗莹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