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多彩非遗传承经典 >> 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 正文

甘肃省徽县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

发稿时间:2020-10-21 15: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申报单位

  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非遗校园传承教育课题组”

  非遗项目介绍

  徽县马勺脸谱,是根据戏剧中的脸谱创作的工艺品;徽县泥塑,是以当地泥土为材料的塑造工艺;徽县河池小曲,也叫社火曲,是徽县古老的民间歌曲种类之一,多属分节歌形式。有独唱、对唱、帮唱等,演唱自由,表现力强;徽县山核桃工艺,是以天然野生山核桃为材料,经过精选、裁切、定型、打磨、抛光、粘接、细雕等工序制成;徽县景泰蓝色工艺,运用珐琅嵌丝而成,色彩靓丽润泽,经久不褪;徽县剪纸,主要有窗花、墙花、灯花、嚞花等形式,表现形式多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

文化旅游节展出作品。

  案例简介

  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组织团队进行实践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践,探寻非遗校园传承教育有效途径,形成了“非遗+职教”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2018年,学校把非遗进校园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构建非遗文化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建设非遗文化教学资源库,在学前教育、平面设计专业美术课程中融入了剪纸技艺,学校联合非遗文化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景泰蓝和马勺脸谱工艺实训基地,让相关专业学生在非遗基地学习非遗知识、了解非遗、欣赏非遗、体验非遗,感受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技艺传承学习,把非遗技艺学习与专业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产教协同育人。

学生在马勺脸谱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非遗技艺。

  专家点评

  该校发挥中职学校优势和独特作用,突出“非遗+职教”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将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发展融入中职学校专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依托课题研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将传统学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依托景泰蓝和马勺脸谱工艺实训基地等产学研实践项目,将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和传承人工作室培养模式;让民间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把传统技艺融入职业技能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参照价值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路径。该项目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所开展的非遗教学实践,为中职学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责任编辑:韩玉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