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多彩非遗传承经典 >> 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 正文

河南省信阳市信阳皮影戏进校园实践案例

发稿时间:2020-10-21 15:5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申报单位

  信阳学院

  非遗项目介绍

  信阳皮影戏流布于信阳市八县两区(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息县、淮滨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其中以罗山皮影戏最具代表性,它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的组成之一,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源自河北滦州,自明朝嘉靖年间传入罗山,距今近500年历史。目前,罗山县在册皮影艺人近五百人,常年演出的皮影戏班八十余个。

  罗山皮影戏影响带动了信阳八县两区的皮影戏艺术,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信阳皮影戏”民间文化群体,平桥区、光山、固始等三县区皮影戏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县区皮影戏均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在豫南广大地区百姓家如遇建房、升学、寿诞等喜事,都会邀请皮影戏班到场演唱助兴。皮影戏在地市级行政区域里受众广泛、影响深远,在全国范围内尚不多见,已成为特点鲜明、独树一帜、名冠江淮的地方戏剧。

信阳皮影展区。

  案例简介

  信阳学院以信阳皮影戏保护传承为基础,积极开展信阳市30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收集、整理、展示、传习、研究工作。学校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于2017年成立信阳学院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先后投入近500万专项建设资金,于2019年建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信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馆(一期);通过皮影戏传承人进校讲座授课、皮影戏进校展演等多种方式面向全体师生普及推广信阳皮影戏文化。学校依托高校优质智库资源,推动学术研究及文化推广工作,并与皮影戏新秀剧团在罗山县彭新镇曾店共建“信阳学院罗山皮影戏传习实践基地”,先后多次组织师生实地学习,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效果。此外,先后组织学生建立“俏皮影协会”“商城丝弦锣鼓传习小组”“信阳民歌传习小组”,学生多次深入基层实地学习,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表演、创编等活动。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留学生在信阳学院传承基地体验信阳皮影戏。

  专家点评

  案例立足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建立了专门场馆用于皮影戏的展示、传习、交流;2018年以来,围绕“皮影戏”这一非遗项目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等活动且成效显著,为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储备了人才。在有效传承皮影戏的基础上,学校通过设计、制作装饰画、剪纸,扩大皮影戏在传统美术领域的影响力;组建创编团队,通过在皮影戏中融合信阳民歌、小调等方式,推动信阳皮影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实现皮影戏的创新性发展。

责任编辑:韩玉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