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多彩非遗传承经典 >> 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 正文

江苏省南京市“非遗周周学”系列创新课程实践案列

发稿时间:2020-10-21 14:4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申报单位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

  非遗项目介绍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如今,因灿若云霞而得名的南京云锦,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用于高端织物的织造,为民众所喜爱。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快乐学非遗。

  秦淮灯彩亦称“金陵灯彩”“南京灯彩”,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这一地区即已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秦淮灯彩汲取中国传统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在制作中综合木工、漆工、彩绘、雕饰、泥塑、编结等诸多工艺手段,形成自己的技艺特色。现代以来,秦淮灯彩在种类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除荷花灯、狮子灯等传统灯彩以外,又推出了一系列与时代关系密切的花灯作品,如远洋轮船、运载火箭、城市建设、山林景观等。

  作为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秦淮灯彩客观地反映了民间灯彩由自然之火、生活之火、祭典之火到艺术之火的历史演变进程。它将地方传统民俗加以融汇,从古韵悠远的秦淮民间工艺中开发出富于吸引力、感染力和商业价值的新型文化产品,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做了很好的示范。 2008年,秦淮灯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物馆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保护促进工作。

  案例简介

  从2016年开始,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利用师资力量,针对南京5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及职业学校师生,创新开展“非遗周周学”系列创新课程,开发了各种非遗定制课。幼儿园“非遗进校园”年度课程。如:雨花实验幼儿园、南京第一幼儿园、南京军区联勤部幼儿园等“非遗进校园”年度课程。2014-2019年,每年开展一次非遗课程,每次3-5名非遗教师,每班约40人,每次200人次受益。小学“非遗进校园”周周学校本课程。如:考棚小学“非遗进校园”周周学校本课程。从2016年-2019年,持续3年,每周四下午7位老师赴学校上课,每人每年授课32次,全年224课时。中学“非遗进校园”周周学校本课程。如:2019年9月起,每周二下午秦淮灯彩非遗传承人前往学校开展非遗教学活动。学校教职工群体的定制课。常年为学校培养师资力量。此外还包括大型非遗教学定制课、寒暑假、二十四节气等多样化的定制课程。

  专家点评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隶属南京市博物总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甘熙故居。该馆陈列了南京100多个非遗项目,其中20多项以传承人工作室的形式活态展现。馆内有多处教学空间,可供青少年游学体验。

  该馆围绕本地非遗项目开展多种多样的公教活动,特别是青少年非遗教育活动。每年举办多个非遗展,常年开展配套公教活动。与此同时,还向南京市5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及职业学校师生派出教师团队,输出内容各异的“非遗周周学”定制课程。

  该馆不仅藏非遗、展非遗,活态传承、传播非遗,还形成专业师资团队,研发出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学习需求的非遗课程。2018年,该馆荣获南京市文旅局“最富活力博物馆”称号。该馆较好地把握了非遗的活态特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呈现,值得国内其他非遗馆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韩玉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