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 创新实践案例结果展示 >> 正文

浙江省杭州市“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系列活动

发稿时间:2022-03-15 17:4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02 浙江省杭州市“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系列活动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一、项目介绍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专题性行业博物馆群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杭州首批十大传承基地之一。馆群充分展示了杭州著名老字号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及其他浙江省内如陶瓷、雕塑、织绣、编织、金属工艺、民间工艺等传统工艺美术门类精品。其中,大师工作室有二十多位国家级与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人等进行现场技艺演示,结合博物馆的静态陈列、互动体验参与,向观众呈现运河及杭州的工美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 

馆群建筑俯瞰图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生动地展现了漫长历史河流中,中华民族多彩的生活情趣和风俗原貌,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剪纸”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可以充分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深入了解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浙江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钱塘剪纸非遗传承人方建国指导小学生剪纸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始终秉持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公共教育功能,积极致力于“中国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传播。自2011年起至今,博物馆以“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为着力点,通过举办剪纸赛事、推广剪纸文化活动、开展剪纸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以生动务实的教育思路,引导和鼓励参赛者们进行身体力行地创作,推动了剪纸文化的普及、传扬。 

  二、案例介绍 

  (一)赛事引领,建立共建学校联动机制 

  1.正视赛事开办之初的难点、痛点。“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的起跑,并非一帆风顺,即使在杭州几乎也没人了解赛事的存在,更不用说参与赛事、作品投稿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公共交流部副主任郜珊珊每次介绍赛事情况时,都会提及2011年首届赛事启动时遭遇的困境。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自2009年始陆续开馆,开馆之初社会影响力较弱,公共教育工作刚起步,媒体宣传及共建工作尚未成熟,赛事启动如石沉大海,难起波澜。 

  2.精准定位参赛群体,主动牵手校园。针对投稿数量不甚理想的情况,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博物馆,陆续走访了拱墅区的多所小学,再逐步扩展到全市范围的小学,将博物馆开发的剪纸文化讲座、手工体验项目带进校园,宣讲剪纸非遗文化,加强馆校之间的沟通,发动师生积极参与到赛事中来。 

杭州市贺知章学校学生剪纸体验

  3.深化馆校共建工作,与剪纸特色学校共享资源。博物馆至今已与浙江省内4家幼儿园、63家中小学生、21家高校建立共建关系,其中包括了莫干山路小学、萧山区瓜沥镇明德学校、萧山贺知章学校、采荷第一小学、富春江初级中学等剪纸特色学校,在鼓励师生们参与赛事的同时,也邀请师生剪纸作品走进博物馆进行展出,在馆校的宣传和推广方面达成共赢互利。 

  通过多年积累,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逐渐拥有了以学校为单位的基础参赛群体,同时也提升了馆群及赛事在杭州市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树立品牌,加强行业引导和专业指导 

  1.主办单位参与指导。自首届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起,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就一直作为赛事主办单位参与其中。为扩大赛事影响力,提升赛事的专业程度和权威性,自2015年起,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陆续加入成为赛事主办单位,从制度性、规范性、公共服务性等方面加强了对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的指导。 

2018年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在杭州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启动

  2.权威剪纸社团组织参与合作,赛事范围得到扩展。2019年,经过多次协商沟通,博物馆与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正式合作,以分赛区的形式,开展全国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参赛作者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青少年学生,不同地域的剪纸文化得到了交流。 

2019年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评审评委合照

  3.专业媒体宣传、执行。2016年,博物馆以G20杭州峰会为契机,与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网合作推进赛事。博物馆充分利用其新闻网站群、移动客户端矩阵等媒体平台,尤其是其代运维的“文明杭州”“杭州市第二课堂”微信公众号,有针对性地面向杭州市广大在校师生、家长推进了宣传。 

  (三)作品巡展,助力非遗项目成果推广 

  为充分展示和宣传赛事成果,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各类剪纸大赛成果展,主要以大厅展、公共场所巡展及校园巡展三种形式展开。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大厅拥有宽敞明亮的展出空间,同时自有一批方便移动、安装和布置的简易展板,展览条件充分。每年赛事获奖通报后,博物馆就会精心装裱一、二、三等奖作品实物在大厅展出。 

2021年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成果展

  2019年,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获奖作品在杭州地铁1号线武林站、客运中心站、滨和站、第十一届“薪火相传——红色基因传承者”“红色记忆--杭州青少年艺术作品展”,以及15辆爱国主义教育专线上展出,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全民共享。2021年7月16日至7月23日,“红色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优秀作品展”在杭州市民中心展出。 

  2021年4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启动了“第十一届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并同步开展“红色印记·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十周年优秀作品巡回展”,巡展共进行了20场,参与观众超2万人次,涉及拱墅区、西湖区、余杭区和下城区等多个区域的中小学生。活动通过课程、体验、展览等形式,展示分享了多年来的赛事成果,拓展、延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展示了剪纸艺术的别样魅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大众。 

“红色印记·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十周年优秀作品巡回展”在学校展出

  剪纸巡展选取了历届剪纸大赛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展览分为四大板块:“永不褪色的记忆”板块歌颂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保家卫国的战士和英雄;“我和我的家乡”板块展现了杭州的山水风光和繁华的市井生活;“岁月的足迹”板块剪出了我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滋养梦的土壤”板块留住了保护环境、农村发展、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美好画面。一幅幅作品,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勾勒出中国大地的富饶,显现了中华儿女的团结和谐以及中国美好光明的未来。 

非遗进校园——《剪纸》课堂走进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

  在展示优秀剪纸作品的同时,还设计了别出心裁的剪纸体验课程,通过互动合作、讲座授课、实践探究等形式,带学生学习体验不同类别的剪纸技艺、技法。剪纸体验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伴随着剪刀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大家手法娴熟地裁剪着各自的剪纸作品,同在手指的运转裁剪中,动静结合,一刀一剪地传承剪纸文化。 

  (四)课程开发,完善剪纸非遗研学体系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剪纸非遗的课程开发工作,结合博物馆专业特色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开发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剪纸》的课程内容。 

  2016年起,为了扩大博物馆教育在学生中的覆盖面,博物馆邀请剪纸专家,组织专业影像制作团队,合作拍摄制作了剪纸课程教学视频共8集。同时,博物馆与胜蓝实验小学、采荷一小等以剪纸为特色课程的学校合作编撰并出版馆本课程丛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读本系列:剪纸》,内含5单元16课时的剪纸教学课程及手工体验,并在共建学校、社区及其他文化场所开展课程授课,进一步推广剪纸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与衍生赛事,例如历年的剪纸文化夏令营(包括“一纸千金”剪纸夏令营、“家在钱塘”古村落采风夏令营、张小泉剪刀文化夏令营等)、剪纸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诸暨荣怀幼儿园“我与祖国共成长”剪纸大赛等,共计数千名学生参与其中。 

“家在钱塘”2018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古村落采风夏令营

  (五)大师授课,畅通非遗传承代际交流 

  经过多年的赛事开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无论是大赛的评审,还是剪纸文化推广活动进校园,博物馆都会安排剪纸工艺美术大师、专业剪纸社团骨干专家等进行授课指导,真正赓续传承“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拱宸桥小学

  (六)出版图录,承启剪纸非遗新气象 

  为梳理总结十年赛事成果,继续通过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剪纸之美和优秀艺术焕发出的能量,2021年,博物馆从2011-2020年间的获奖作品中挑选了部分精品进行集中展示,出版了《金刀玉指——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十周年作品图录》。 

《金刀玉指——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十周年作品图录》封面

  十年赛事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共8290幅参赛作品,涵盖了家乡之美、创想美丽中国梦、环境保护、感悟非遗、让文物活起来、圆梦小康、红色印记等多个主题。赛事范围扩大至全国后,参赛作品在个人风格、内容取材、创作角度、剪纸工艺方面也有了更加精彩丰富的表现。 

  这些作品反映出当代青少年敢想敢为、乐于表达的特征,溯本求源发扬传统,胸有沟壑而不泥古。他们赞美劳动,歌颂幸福生活,遍览祖国大好山河,亦不忘饮水思源忆往昔,心存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志气。他们正直、踏实、有理想、有担当,传形神于刀剪,现气象于纸上。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剪纸艺术也更显勃勃生机,岁月绵长。 

  正是通过对历年赛事及相关推广活动的回溯和分析,博物馆对剪纸赛事的继续开展有了更多的信心,也有了新的思考与启发。 

  三、经验成果 

  十一年以来,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以杭州市中小学生为核心群体,向外辐射至全国大中小学及部分剪纸特色幼儿园和职业高校,参赛地区涉及30个省、市、自治区800余所学校,征集到优秀参赛作品8000余幅,影响力超过40万人次。赛事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群体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自信、视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理想与担当,是博物馆“非遗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实践的成功案例。 

  大赛举办至今,不仅受到杭州市文明办、教育局、市园林文物局的认可与大力推广,也得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剪纸分会、杭州剪纸专业委员会等专业机构的长期支持,2019年时赛事专业性进一步提升,首次联合了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共同举办,是工美馆群最具有原创特色、专业特点和社会影响力的公众教育项目。 

  参赛地区涉及范围广,获奖作品分时序推选在博物馆、图书馆、各共建学校、地铁、客运中心以及西湖环线公交车站等地展出,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展示、学习的交流平台,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此外,由大赛延伸出的教学课程“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剪纸”还荣获浙江省博物馆学会评选的全省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四、未来展望 

  作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市第二课堂先进基地、杭州市第二课堂五星基地、杭州市首批“红领巾e站1013”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将继续以赛事为抓手,以巡展、讲座、研学课程、博物馆进校园等形式进行剪纸非遗的宣传和推广,传递剪纸之美和优秀艺术焕发出的能量,让传承从青少年开始,鼓励和培养他们成为非遗的接力者、创新者,继续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功能而不断探索。 

【专家点评】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十年磨一剑,打造“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品牌活动,形成品牌效应, 有效促进了中国剪纸在杭州及全国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传播。 

  作为本年度“非遗进校园”创新案例,该案例可借鉴可推广之处主要在于其策划理念和工作 模式:一,目标任务明确,主干清晰,工作务实,成果扎实;二,活动可持续,成果可积累,不断 积累的资源和不断固化的成果转化为持续增长的品牌影响力;三, 配套活动成体系,与主干活动形 成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有机联系。 

责任编辑:张诗莹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