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 创新实践案例结果展示 >> 正文

湖南省岳阳市巴陵戏进校园实践案例

发稿时间:2022-03-15 18: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06 湖南省岳阳市巴陵戏进校园实践案例

岳阳市岳阳楼小学

  一、非遗项目介绍 

  巴陵戏原名巴湘戏,民间又称之为岳州班,1953年始正式定名为巴陵戏。它是湖南省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湖南的岳阳益阳常德、湘西、长沙及邻近的湖北江西部分地区。巴陵戏渊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的昆腔,明末清初弋阳腔流入湖南,对巴陵戏高腔的出现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乾隆年间,巴陵戏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因素,以唱弹腔为主,兼唱昆腔和杂腔小调,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戏曲声腔剧种。 

巴陵戏演出剧照

  巴陵戏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在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地方大戏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舞台语言、剧目、声腔、音乐、表演乃至演出习俗中承载着大量与岳阳有关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岳阳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活化石”,又是研究中国戏曲流变和地方剧种成型、发展的宝贵资料。民国中后期,巴陵戏开始走向衰落,1949年以后经过抢救得到复兴。现在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湖南仅存岳阳市一个巴陵戏专业剧团,已处于灭绝边缘,急需得到救助和保护。 

  二、案例实施背景 

  岳阳是一座千年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这里除了有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等蜚声海内外的风景名胜以外,还有一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资料查询及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的李源老师介绍,巴陵戏是研究岳阳民俗民风和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受到当代娱乐观念的冲击后,巴陵戏慢慢地被人们遗忘,部分传统剧目也在失传,传承人才也青黄不接。 

  巴陵戏现状:专业的研究和传承机构缺乏,传承人数量有限,缺少年轻传承人;巴陵戏剧种人才迫于生活的压力,开始慢慢转行,导致大量剧种人才流失;舞台演出不活跃,展示舞台不够,剧目缺乏创新;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方言逐渐退出人们日常生活及现代媒介的影响,戏剧观众减少。 

  为了传承和创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学习传统戏曲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岳阳市岳阳楼小学决定开展巴陵戏进校园活动。 

  三、实施情况 

  2014年成立了岳阳楼小学巴陵戏表演班,目前已有53名学员。每周星期一、三放学后,由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媛、青年演员方帆等老师对学生进行科学专业的训练,包括演唱、技巧、身段等方面。经过学生刻苦练习,学员们现在的表演日趋成熟,现已做到有声有色,有板有眼。 

  (一)岳阳当地方言竞赛 

  巴陵戏唱腔以弹腔为主,独白语言是类似于很久以前的岳阳话(现在岳阳话的腔调已发生改变)。为配合巴陵戏传承现状调研,也为了使研究有更强的针对性,学校在四至六年级各班随机抽取五名学生(共120人)开展了岳阳当地方言竞赛活动,希望借此调查,了解岳阳当地方言的传承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表明: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学生在现在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普遍使用普通话作为交流工具,缺少对方言的学习与训练。受测试的三个年级平均正确率为50.5%。可见现在的小学生对岳阳本地方言的熟知程度不够,方言从学生的口语中慢慢消失,年龄越小表现越突出。所以建议在家庭生活中适当使用方言交流,让方言在年轻一辈中继续得到传承。 

  (二)巴陵戏文艺汇演 

  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汇演活动。如学校代表岳阳楼区出演巴陵戏《代代梨园春》,成为整场演出的焦点,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获“岳阳市第二届师生文艺展演”一等奖,这不仅是演出同学辛苦排练的结果,更是巴陵戏魅力的体现。通过这次演出,更多的人知道了巴陵戏,也开始关注巴陵戏,也可以说是此次探究活动的一次校外宣传。 

  (三)巴陵戏展示及表彰 

  岳阳楼小学利用大课间活动,开展了巴陵戏展示及表彰活动。比如,在活动中,岳阳市巴陵戏剧传承研究院的老师们首先表演了一场巴陵戏,接着学校巴陵戏兴趣小组的成员也上台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巴陵戏剧传承研究院的陈新院长在活动现场给全体师生介绍了巴陵戏传承的情况,并号召更多的人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的传承与保护当中来。 

  活动表彰环节,表彰了学校20多位学习巴陵戏的优秀学员,同学们还给传承研究院的老师们献上了鲜花,感谢他们的悉心教导。活动将巴陵戏传承与保护推向高潮,更多人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巴陵戏,知道了巴陵戏传承与保护的意义,并愿意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 

  (四)巴陵戏社区景区展演 

  为了让更多市民及游客熟知巴陵戏,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的老师们和学生在岳阳楼景区展示演出。最富岳阳特色巴陵戏传统剧目《清风亭》《三娘教子》《孔明收姜维》《乌金记》《打金枝》《薛刚反唐》,折子戏《坐楼杀惜》《九更天》《打渔杀家》等纷纷上演。演员们唱声字正腔圆,武生打斗更是精彩,为市民和游客朋友提供了一份丰富精美的文化大餐。在表演现场,赢得了游客和市民的阵阵喝彩,也让巴陵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非遗展演

  (五)巴陵戏传承与保护手抄报 

  随着活动的开展,学校学生对巴陵戏探究的热情越来越高,活动小组联合少先队大队部举办了“巴陵传承与保护”的手抄报竞赛。本次活动共评选出36名优秀学生,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排版精美、字迹工整,被评为优秀手抄报。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家长也参与了学生手抄报的制作,大大提高了活动的参与度,丰富了我们对传统文化探究的知识储备。 

  (六)戏曲课堂体验 

  为让更多学生了解戏曲,做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学校在多功能厅开展了戏曲文化体验课堂活动。此次活动分两个场次进行,五年级300多名学生参与本次体验活动。 

  学生们通过观看戏曲动画,专业教师的讲解、示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了戏曲常识。不少学生还走上讲台模仿老师表演。本次活动让学生与戏曲零距离接触,加深了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兴趣。 

  四、经验成果展示 

  2014年4月,巴陵戏在岳阳楼小学落地、生根,学校成为岳阳市唯一一所“巴陵戏进校园”示范学校;2018年2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巴陵戏)传承学校”。2015年,学校少先队大队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 

2018年6月,“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巴陵戏传承示范学校”在岳阳楼小学挂牌

  2018年1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7年7月,少儿巴陵戏节目《梨园代代欣》赴江苏张家港参加第二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集体节目荟萃”,荣获最佳集体节目奖,这是岳阳市本土艺术巴陵戏首次踏上梅花奖的舞台,也是湖南省首次有集体节目获得“小梅花”奖。 

2017年7月,巴陵戏社团赴江苏张家港参加第二十一届全国戏曲“小梅花荟萃”获“最佳集体奖”

  2019年5月,学校学生王梓淏、黎佳冉,陈胡芳砚参加第二十三届湖南省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荣获2金1银的好成绩,黎佳冉同学经过层层筛选,有幸竞争全国戏曲小梅花比赛,并荣获了金奖,这一成绩填补了岳阳市戏曲类全国奖项的空白。 

  五、总结展望 

  巴陵戏进校园活动,丰富了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更多市民及游客知道巴陵戏,了解巴陵戏,认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传承经典 共享文化”的行列中来。 

  (一)政府加大宣传和扶持的力度 

  作为首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巴陵戏,当前面临危机,政府职能部门虽然重视,也在扶持巴陵戏,但是力度不够。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巴陵戏进行广泛选宣传,扶持巴陵戏研究与创新,为巴陵戏开拓更多的演出市场。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发展陈列馆,保存巴陵戏的相关资料,供人们参观学习等。此外,还可以以岳州扇的扇面进行戏剧宣传,这样既起到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还有收藏价值。 

  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挖掘艺术人才 

  学校是人才培育的摇篮,在各类学校开设关于巴陵戏课程,让学生学习巴陵戏,培养其兴趣爱好,引导学生走专业研究传承巴陵戏的道路。 

  (三)扩大巴陵戏的影响 

  开展送戏下乡、下社区、入景点活动,引导巴陵戏走普通民众路线,让全社会共同努力,并参与,让承载着众多历史文化信息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四)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 

  高校作为专业人才的培育基地,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巴陵戏传承人才,让巴陵戏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 

  (五)融合现代表现手法对巴陵进行创新 

  时代在变迁,巴陵戏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在保持本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用新题材、新唱法等,让巴陵戏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从而引导人们关注巴陵戏。 

  (六)通过国际戏曲交流展演等形式,推广巴陵戏 

  2014在阿瓦扎国际音乐民俗文化艺术节上,巴陵戏开启世界艺术之先路,应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让巴陵戏走出去。 

【专家点评】

  岳阳楼小学巴陵戏表演班历经八年的探索与实践, 汇聚岳阳当地方言竞赛、巴陵戏文艺汇演、 巴陵戏展示及表彰、巴陵戏社区景区展演、巴陵戏传承与保护手抄报、戏曲课堂体验等互动形式, 开辟出一条非遗进校园——巴陵戏传承与发展的创新之路。

  在非遗与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本案例三台形式极具创新一是用好“讲台”,实现巴陵戏进学校; 二是搭好“舞台”,促进学生戏曲实践;三是建好“平台”,推动戏曲精品走向国际。

责任编辑:张诗莹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