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 >> 优秀实践案例结果展示 >> 正文

浙江省嵊州市越剧进校园实践案例

发稿时间:2022-12-28 19: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越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发源于嵊州,先后在杭州和上海发展壮大起来,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 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逐渐流行于全国,流传于世界。2006年,越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越剧之乡,嵊州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越剧这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开办越剧艺术学校,招收培养 专业越剧人才;建设越剧博物馆,对全市人民开放;兴建越剧小镇、越剧艺术城;举办越剧文化节,开展越剧团定期下乡演出,增设越剧戏迷角;加大力度保护崇仁古戏台、越剧诞生地东王村......一系列举措 的推进,构建了嵊州越剧保护传承的良好生态,为越剧进校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但同时,越剧作为地方戏曲,用越地方言进行演唱,相对而言,戏迷多为老一辈越乡人,在如今高 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人"感冒"的并不多。因此,越剧保护与传承是亟待重视的事情。越剧进校园, 在越剧的保护与传承上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有意义。 

  城南小学从建校开始,就进行了 "越剧进校园"的探索和实践,至今已坚持了 20多年,也成就了 城南小岸办学特色。如今,城南小岸已经是嵊州市越剧教育的龙头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中 国戏曲小x梅花培训基地"。近年来,多家重量级媒体先后对学校的越剧文化传承作了专题报道。201811月,学校承办了 "2018嵊州戏曲进校园现场会暨前沿论坛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校 长来到嵊州,学校多层面为来宾们提供了"戏曲进校园"的"城南经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路行来,学校清楚地看到,越剧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极大挑战。 比如:越剧用方言进行演唱,然而孩子们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鲜少用方言;从越剧内容看,讲述得多 为才子佳人、朝堂风云、家长里短之故事,与儿童之生活相去甚远等。因此,要使越剧戏曲艺术在小学 校园里扎根,必须要有可以"落地"的载体,那就是做适合的校本特色课程。 

  城南小学着眼于越剧戏曲与"学校育人"的有效整合,专业戏曲与"孩童心性"有机接轨,坚持做 适合儿童的特色课程,构建了独具城南特点的"越剧戏曲课程群",其包含:越歌悠悠、小岸生学越剧、 我爰越剧、趣味越剧、越韵古诗、越韵童谣等。课程群每一门课程有着不同的特质,担负着不同的课程目标, 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一、“传承”为本为越剧戏曲文化传承“立根” 

  越剧,是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秀一枝,积极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越剧苗子,为他们播下戏曲传承的种子, 是越剧传承的"根"。因此,学校先后开发了《越歌悠悠》《小学生学越剧》两门课程。 

  —方面,创立"小小越剧团",招收一批有天赋、有基础的孩子,由学校两位有情怀、有专业能力的老师, 从一招一式,唱念做打学起。同时,聘请省级非遗传承人黄美菊、绍兴市级非遗传承人裘珍媛与裘巧芳 等为越剧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定期指导。20多年来,学校培养出了 30多位中国戏曲小'梅花金花获得者, 并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小小越剧团成员在排练 

  另一方面,择取经典的戏曲唱段,如《我家有个小九妹》《天下掉下个林妹妹》等,通过音乐课让 全校学生学唱,播撒越剧艺术之美的种子。 

  “拓展”为媒为越剧戏曲文化播种“增趣” 

  传统戏曲有其专业性,对于现代孩子来说,既陌生又高深,仅靠学唱几首经典唱段,只能让孩子对 越剧戏曲之美有所了解。此外,因其唱腔多柔美,男孩子演唱起来,总少了几分刚劲之气,多了几分扭 扭捏捏。那么,如何让这朵美丽的花儿能够和美地开放在学生心中? 

  学校"拓展"戏曲文化元素,让孩子们"玩起来"。创立"小描花之歌",从2007年开始,作为 校歌传唱至今;创作了融合越剧戏曲动作的课间操"越韵操",从2009年开始,作为特色课间操延续至今; 从2010年开始,开设了集探究、动手于一体的越剧特色的《我爰越剧》综合实践课程;从2012年开始, 又开启了基于儿童视角的《趣味越剧》课程,引导孩子将触角伸及越剧人物、越剧故事、越剧服饰等, 在孩子们的手下,便诞生了漂亮的剧照,美丽的戏服、戏鞋和戏帽,美丽的手抄报等;2014年开始,学 校将每年12月定为越剧节,学生开口唱越剧、动手绘越剧、动脑创越剧,并将所有成果进行全校性的展 示与交流,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越剧的热爰。 

  2019年开始,学校在越剧教育中植入"STEAM"理念(注:STEAM教育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 数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注重知识的跨学科迁徙及其与学习者之间的关联), 即:在越剧课程开发中,将越剧教育与信息技术、语文、音乐、综合实践、美术等多学科进行整合,在唱、 演、绘、做、创等实践活动中学习,实现多元发展与提高。学校增设"创意越剧节”,开启各种创意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与越剧相关的学习活动。如开启”绘中创”活动,进行越剧服饰创意模仿,越剧人物创新绘画, 越剧环境创新设计,越剧元素生活用品创意设计等;开启"做中创”活动,搭建越剧小戏台,制作越剧 小人偶;开启"唱中创”活动,开展视频制作多效演唱,趣味人偶创意演唱等活动;开展项目化学习, 在"研学创作"中联创整合,如学校结合已有的80多首越韵古诗,选择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11首古诗, 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进行越韵古诗的视频配制、越韵古诗所描写地方的景点研究等,形成了集越剧吟唱、 古诗吟诵、祖国山河游览于一体的《唱越诗,游华夏》课程。 

  《唱越诗游华夏》思维导图1: 


《唱越诗,游华夏》课程框架 

  越剧从单一的"唱"到集"唱、绘、做、创"等的综合性"玩转"中,不断地走向儿童,越剧的种 子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城南学子中。今年,学校选送的立体造型《一起去看戏》作品,获得浙江省小学生 立体造型艺术作品一等奖。 

《一起去看戏》作品    

  三、融创为''径”为越剧戏曲传承与创新“寻招” 

  (一)"越韵+古诗"—— 求"戏韵+诗韵"的文化之美 

  为促进越剧艺术更好地传承,2015年开始,学校尝试越剧与其他文化的融合。2015年至2018年, 在南京艺术学院谢子华教授、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尝试越剧与语文跨界整合, 将小学85首古诗分类,用不同的越剧流派演唱,实现传承越剧经典和发扬古诗文化的双赢,以此开发校 本课程《越韵古诗》。 

  学校积极推进"越韵古诗"进课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越韵古诗"难易程度,进行梯度式安排, 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在音乐课上进行"越韵古诗"学习。将"越韵古诗"作为课间音乐播放,并在每学 期开展"越韵古诗"和越剧小明星匕比赛,承办嵊州市级越剧小明星比赛等,以匕比赛促学习,以比赛促传承。 

  同时,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越韵古诗编排大型节目,全校推唱。如学校排练了大型集体节目《梅 兰竹菊》,以《墨梅》《竹石》《画兰》《赠刘景文》四首古诗串联,引领学生吟唱。该节目获得全国 小'梅花集体节目创新奖第一名,并被选送参加"梅花蓓蕾向阳开——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少儿 戏曲小'梅花20周年进京汇报演出"活动,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此外,学校编排的《越韵古诗联唱》 《剡溪蕴秀异》等节目,获得全国小x梅花集体节目创新奖。在一次次演唱中,不论是参加节目演出的同学, 还是观看节目表演、清唱古诗的同学,都在声声越韵古诗中,将越剧种子深深扌L根于心中。 


大型集体节目《梅兰竹菊》

  经过3年时间的开发、实施和推广,"越韵古诗"已被评为省第六届精品课程,课程纲要作为范例 被收录进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一书,创新做法分别被多家媒体报道, 也作为拓展性课程的典型在各级研讨会上作介绍。同时,"越韵古诗"也经由城南出发,在嵊州市各小 学传唱,并影响了其他地区的课程开发。 

  (二)"越韵+童谣"一 求"戏韵+童趣"的德行之美 

  戏曲之所以经久不衰,传承至今,除了其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其间还蕴含着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核,以及越剧艺人薪火传承背后的勤奋刻苦、开拓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德行之美"。因此,学 校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戏曲文化传承的创新中渗透"立德树人"目标。 

  为此,学校开展了寻访越剧艺人、讲述越剧名家故事等人文活动。活动将越剧和德育巧妙结合,开发了以行为习惯、公民道德、个人素养等方面为内容的"越韵好习惯童谣"一一《就餐歌》《读书三到》 《健康上网歌》《学习习惯》《志气歌》等5首童谣,并谱上越剧曲调,用轻松明快的"呤嘎调""尺调" 等吟唱。越韵童谣经由城南小岸出发,广泛传唱,如今在嵊州市已经有64所学校,90个班级,3000多 名学生参与传唱,真正实现了让文化和德行教育融于生活、融于日常,让越剧传承的种子广泛播撒。 

  学校还尝试进行越剧+情景剧的融合,进行"越剧童谣情景剧"的开发。2020年,学校尝试创编 越韵童谣情景剧《听习爷爷的话》,获得绍兴市一等奖;2021年,该节目获得全国"小胴花集体节目" 荣誉称号。 

  只有让越剧的种子从小在儿童心中扌就艮,越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才可见光明的未来。因此,城南小学一直着眼于儿童视角,挖掘越剧艺术本身内涵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不断走创新之路,进行课程开发, 领儿童在唱、绘、做、访、研学、创作等活动中,充分地"玩"转越剧,走近越剧,继而在心中生根、 发芽、开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弘扬文化之美,这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责任。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基于"学校育人"整体思考,着恥儿童视角,纟继续深入越剧戏曲艺术本身,以创新视角、 融创思维进行越剧课程的开发,推动越剧进一步走向儿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地方戏曲艺 术的热爰;继续发挥越剧特色学校的辐射功能,让越剧传承的种子在千家万户播撒。 

  【专家点评

  越剧与校园传承的有机融合聚焦在校本特色课程,使越剧在小学校园中有效地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通过越歌悠悠、小学生学越剧、我爱越剧、趣味越剧、越韵古诗、越韵童谣等丰富形 式,将专业戏曲与孩童心性独特接轨,引领儿童融入唱、绘、做、访、研学、创作等活动,实现越 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峡州市越剧进校园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值得总结学习。一是建立专业团队,提升“戏曲进校园” 的组织保障;二是各方重视支持,创造“戏曲进校园”的有利条件;三是多方渗透融合,取得“戏 曲进校园”的显著成效;四是注重实践锻炼,搭建“戏曲进校园”的广阔平台。

责任编辑:田昕禾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