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 优秀传承人 >> 正文

胡志强:百年铁水铸匠心 铁器构建美生活

发稿时间:2022-03-14 17: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胡志强:百年铁水铸匠心 铁器构建美生活

——永康铸铁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一、非遗项目介绍 

  铸铁,是指生铁、碳和硅等组成铁合金通过高温熔化铸造成各种器具的过程。传统的永康铸铁,以铸造民用铁镬、铁壶及其他生活、生产用具为主。 

传承人胡志强在专心制作蜡模

  永康铸铁历史悠久,自清代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铸铁工匠浙江本省及闽、皖、赣、湘地区开设铸铁作坊,为当地铸造铁锅、铁壶、犁头及一些机械零配件。随着时代的发展,永康铸铁人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和产品结构,开发了单柄炒锅、单柄煎锅、双耳炖锅等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产品以适应市场,铸铁产品品类多样,既有面向大众消费的,也有适应收藏品市场需求的,还有个性化定制的。永康铸铁也由过去的作坊式或流动生产、师徒相传,变成当今在传承和发展铁锅和铁壶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化生产和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016 “永康铸铁”(铁锅、铁壶)传统技艺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名录;2021,“永康铸铁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传承人介绍 

胡志强个人照

  胡志强,男,1968年出生,浙江永康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铸铁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永康市“十大工匠创作室”——胡志强铁壶文化工匠创作室负责人。 

  胡志强出生于铁匠世家高祖胡璠溪、胡凤丹于清同治元年(1861)创立一本堂,已父子世代相传五代150多年胡志强自幼跟随祖父、父亲学习打铁铸铁技艺精湛。在铁壶制作领域,成为行业公认领军人物。他创办一本堂艺术品有限公司,坚持品牌文化发展之路,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古法经典与现代审美情趣有效结合,研制改良出多款艺术铁壶系列及茶文化配套制品。 

传承人设计制作的部分文房作品:文镇、印泥盒、笔搁、烛台、香炉、花瓶等

  胡志强带徒授艺,在大中小学建立非遗传承教育和实习实践基地,成立茶文化课题小组,开展校企合作参与起草我国铁壶行业标准,热心参与非遗和工美活动。为弘扬永康铸铁文化,他搜集了3000多件(套)自唐宋到民国时期的铁制藏品,积极筹建铁器档案库和博物馆,展示铁器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和历史演变。 

杭州一本堂铁器艺术馆部分展品

  在铁壶制作技艺上,胡志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蜡模工艺,研制改良制成艺术铁壶、铁杯、茶托、茶盘等茶文化系列配套制品,入驻全国各大商场、知名茶楼,并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扩大了永康铸铁的国际影响。其铁壶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非遗博览会和文博展并获奖。 

  三、参与非遗进校园工作情况 

  大力推动“永康铸铁”走进浙江省各大中小学,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地,进行非遗传承宣传活动。2016年5月由传承人胡志强担任董事长的杭州“一本堂”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与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一本堂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地” 

2016年5月“一本堂”成为浙江科技学院省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地

  2019年12月胡志强走进浙江科技学院开展《铁壶文化与生活美学》的主题讲座,畅谈如何传承永康铸铁工艺及完美融合艺术、文化与铁壶制作,揭示铁壶文化中的生活美学;2021年6月,浙江科技学院省一流社会实践类课程《文化遗产保护》课程走进永康铁器博物馆,胡志强担任课程讲师,对“永康铸铁”这一国家非遗传统技艺的历史由来、家族传承故事、技艺内容和步骤(传统手工艺类型)等方面进行实地教学,通过教师和传承人的讲述和传授,学生能够体悟“永康铸铁”的保护模式、原则(原生性原则)与传承方法(发挥科研、校企机构的职能等),我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理解。 

胡志强走进浙江科技学院开展《铁壶文化与生活美学》的主题讲座

  胡志强积极推进“永康铸铁”非遗项目进入高校课程,担任校企合作企业导师,助力相关课程成功申报浙江省一流实践课程。2016年胡志强受聘担任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企业导师,与该学院中文系《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开展密切合作。课程中为学生讲解非遗传统技艺“永康铸铁”的历史由来、传承故事、技艺类型和步骤、保护模式和传承方法等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铸造过程中的工匠感情和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目前该课程已成功申报为浙江省高校一流实践类课程 

  四、传承人工作获得感悟与收获 

  (一)非遗进校园工作思考 

  在大学推进非遗进校园比中小学更落到实处。目前“永康铸铁”中小学形式化偏单一,仅限于挂牌,设置小型展馆,学生参观体验方式;与高校(浙江科技学院)的合作则已经往深入发展,如受聘传承人为该校企业导师,开非遗讲座,在该校的省一流本科社会实践类课程《文化遗产保护》中参与教学活动该校铸铁工艺教授参与非遗产品设计,参与非遗保护书籍撰写,设立本科研究生实习基地等。 

  )当前非遗项目推进的最新进展情况 

  目前已经建立保护永康铸铁技艺的专职机构,拟订了工作规则、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建立了本项目较为完整、系统的档案库对永康铸铁历史和现状进行专项调查,收集整理了铸铁技艺相关的实物、专著、专论、史料建立相对完整的文字影像档案库等。目前已经初步建成永康铸铁博物馆,并已经向社会开放。在非遗进校园方面,已经和多所中小学对接进一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 

  )工作经验和方法 

  1.大力促进非遗进校园是扩大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浙江作为非遗资源大省,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41项,人类非遗项目10项,居全国前列,拥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1076项。在非遗进校园过程中,学生们潜移默化接受非遗熏陶,润物细无声中种下了“非遗”的种子,从而扩大了非遗传承的途径。如胡志强在浙江科技学院进行了“铁壶文化与生活美学”的讲座后,就激发了很多同学对铁壶文化的兴趣,多位学生的非遗研究被学校“春萌”科研项目立项。 

  2.大力促进非遗“进课程”是开展传承教育的基础保障非遗进校园的开展授课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师徒”“家族”传承方式,非遗由小众走向大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在开展学生教育的同时,对有基础、有兴趣的教师进行传代,以达到传承人及教师共同教学的方式。永康铸铁技艺进入浙江科技学院省一流社会实践类课程《文化遗产保护》,学生们在永康铁器博物馆上课,传承人胡志强给学生讲课,课上进行讨论研讨,课后参观铁器博物馆,非遗传承变得可感可触,真正使大学课堂成为非遗校园内传承的主要阵地。 

  3.大力促进实践活动与课程并进是开拓非遗传播的多种有效途径开展进校园的同时,要多开展“走出去”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通过组织非遗冬、夏令营活动、节假日非遗展演以及非遗讲解服务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悟非遗之美,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扩大非遗传播。 

  五、展望和期待 

  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对未来永康铸铁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胡志强信心满满。将继续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与现有的大中小学进一步推进深度合作的同时,争取五年内再拓展5-10所大中小学传承合作学校同时继续加强与地方高职院校的合作,培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铸铁技艺传承人争取联合高校的海外合作办学优势,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国际传播。 

  加强铸铁技艺和文化传承,争取在永康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国科技五金城建立永康铸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以培养新一代的永康铸铁人。 

  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不断增强保护传承意识。起草铁壶行业标准和参与制定铸铁行业标准,并报相关职能部门认可备案。建立永康铸铁项目专门保护机制,收集整理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技艺价值的资料联合相关机构编写《永康铸铁》和《中国铁器艺术》非遗系列丛书,以巩固传承与发展成果。 

  加强与政府高校间的合作构建“多模式非遗进校园”平台利用多重模式多方合作,让非遗进入不同层次的校园中去,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打破地域限制,领略非遗之美 

  专家点评

  胡志强依托“一本堂”品牌经营,紧跟时代步伐,改进传统工艺,调整产品结构,致力现代健康养生和文化品位的追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6年,面向大中小学生,胡志强全方位推进“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非遗传承与产学研融合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一是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地,探索与实践非遗保护与传承方法,形成永康铸铁的保护模式;二是展现高超工艺,通过“网媒平台+多模非遗进校园”形式宣传工匠精神,进一步拓展永康铸铁的传承范围,切实加强非遗保护的传播力度;三是创新工艺美学,不断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在学生中激发文创活力,感悟“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张诗莹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