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 创新实践案例结果展示 >> 正文

安徽省黄山市轩辕滚车进校园实践案例

发稿时间:2022-03-15 18:3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0 安徽省黄山市轩辕滚车进校园实践案例

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中心学校

  一、轩辕滚车项目介绍 

  相传轩辕黄帝南征,栖黄山以修道,将中原造车之术带到这里,黄山山越部族才结束了肩挑背扛的历史,自此世世代代将黄帝尊为“车公”,后来黄山北麓的太平县才有了祭祀始祖黄帝的习俗“轩辕车会”。太平县建于唐天宝四年,时属宣城郡,县城所在地名为仙源。 

  “轩辕车会”又称“车公大会”,其主要方式是滚动特制的大车轮,所以在当地又俗称“滚车”。滚车源于唐天宝年间黄山得名之时,当时太平县建有轩辕黄帝庙。明朝时重建“忠烈庙”,清朝时复建“东平王庙”,俱为轩辕黄帝庙宇,至今仍留有遗迹。这两座庙,本地老百姓都称呼它为“车公殿”,以往庙里供奉轩辕黄帝雕像,百姓一般称之为“车公菩萨”,每个庙还各有八个大车轮,“滚车”之车,即为此轮。车轮大圈绘有朱红色火焰图案,因而得名“火轮车”,车身为木质,直径八尺四寸,厚六寸,约四百斤。平时,“火轮车”供奉在车公殿里,与菩萨一同享用烟火,受人叩拜。一到“轩辕车会”会期,八个车轮又滚过大街小巷成为降福驱邪的神器和民俗表演的道具。 

  相传明清时期,披红挂彩的火轮车承载万民心愿,一路徐行,车轮滚滚,穿过城弯巷天官巷崔家巷,走进直街横街后街,越过麻川桥南门桥麟凤桥,走过庙宇祠堂县衙民宅商铺学堂,凡是能通车的地方都要滚到,意在福祉遍布全城、邪门歪道无处藏身。车流带来了人流,鼎盛时,同时有几千群众参加车公大会。 

仙源镇轩辕车会滚车队在民俗节上登台表演

  以轩辕车会祭祀轩辕黄帝,纵观华夏似乎绝无仅有,将轩辕黄帝称为车公菩萨,全国也独此一例。2006年此项民俗活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滚车形式日渐成为仙源镇百姓喜闻乐见的节日保留节目。2021年仙源镇“轩辕滚车”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再次与全国观众见面。 

  二、“非遗进校园”案例介绍 

  (一)实施背景 

  从2013年开始,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中心学校结合黄山区古县城地理优势和乡情民俗,依托仙源镇“车公会”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轩辕滚车”项目,成立非遗保护组织机构,聘请轩辕车会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校外辅导员,传习轩辕车会滚车技法和传统演练套路,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和2016年,学校先后被评为黄山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和安徽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 

  (二)实施情况及具体做法 

  1.建立专业队伍 

  学校特别聘请轩辕车会省级非遗传承人项元林、项玮担任辅导员,安排在校教师系统学习有关知识,分“轩辕车会历史与礼仪、滚车技法、锣鼓技法”三个层面,以少先队辅导员、语文教师、体育教师、音乐教师为主体,建立起一支非遗校园传承教师队伍。 

轩辕滚车进校园教师授课

  2.编纂学习资料 

  编写“轩辕车会”非遗教材,提供学生课外读物。根据课程方法论,编排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明确学习目标。一是将区文化主管部门编纂出版的《黄山区非遗基础教程》作为校本教材使用,发给适龄学生;二是搜集整理“轩辕车会”相关资料,编印《“轩辕车会”进校园传习教程》并发到每个班级;三是聘请工匠制作符合小学生身材力量特点的小型“轩辕滚车”和伞具,并配置了整套锣鼓打击乐和民俗服装。 

  3.引入课程教学 

  积极将轩辕车会引入课堂,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一是安排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语文教师,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课在四至六年级学生中教授“轩辕车会历史传说和基本礼仪规程”;二是安排体育教师在四至六年级学生中教授“轩辕车会滚车技法和传统演练套路”,每周安排一节专题体育课程;三是开设滚车锣鼓兴趣班,由音乐教师和民间锣鼓手教习“走马、急急风”等滚车锣鼓打击技巧。此外,还将轩辕车会融入到班级课外活动、手工美术等课程当中。 

学校滚车小队员在刻苦训练

  4.举办展演活动 

  适时举办轩辕滚车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一是将轩辕车会作为学校传统和特色表演项目,在重要节日或庆祝活动中进行表演展示;二是将轩辕车会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将轩辕车会相关运动要素纳入每年的阳光体育运动会,作为特色比赛项目;三是将轩辕滚车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通过文化墙、校园广播、绘画等方式进行非遗传承和展示;四是积极参加区镇轩辕车会专题活动。据统计,近年来参加各级非遗展演展示活动8场次,共计投入资金15万元,并将非遗融入到学生的课外活动、假期生活,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弘扬。 

民俗节表演

  三、活动的成效及成果 

  仙源镇中心学校积极组织参与区内轩辕车会宣传实践活动,参加多次宣传展演活动。 

黄山市中学生运动会进行表演

  其中影响较大活动的有:2018年10月,黄山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500人的非遗滚车传承队伍首度亮相,精彩娴熟的表演震撼了全场三千多观众,赢得各级领导和各区县运动员一片喝彩和赞誉;2019年春节期间,仙源中心学校“轩辕车会”传承队参加了黄山区新闻频道等多个栏目的“新春在民间”传统民俗直播节目,并被央视转播,享誉海内外;2019年8月,仙源镇中心学校轩辕滚车传承队伍配合黄山电视台,成功拍摄轩辕车会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专题汇报片;2019年8月,在暑期夏令营活动中,作为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为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学生的表演和互动,受到安师大师生的点赞。 

  此外,2020年11月,无为县百名校长来黄山区开展研学活动,学校传习教练的专题讲座和传承队伍的展演、交流、互动,获得各位校长的好评,特色办学的理念得到各位校长的认同;2021年,在全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培训中,学校的“非遗”教学视频,作为学校特色参与交流,得到各位参训学员的认同和赞赏,拓展了各位参训学员的教学思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每周专门安排一节地方传统教材“非遗轩辕车会”传承传习教学课,作为“双减”之后学校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并渗透到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当中。 

  四、总结与展望 

  学校于2020年9月正式启动新一轮省级非遗传习基地“轩辕车会”传承工程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轩辕车会”在仙源中心学校全方位的保护与传承。该工程项目主要任务:一是将轩辕车会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进行运动项目的开发设计,确定专人负责。经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洽谈,学校拟与师大体育系合作设计研发三个整合“轩辕滚车”要素的体育运动项目,将其作为体育课的乡土教材,组织各班级学生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二是将“轩辕车会”和舞蹈相结合,拓展舞蹈节目创编的思路,节目编创由专人负责。编排的节目应渗透“轩辕车会”文化元素,努力将此项目打造成学校特色表演节目,在学校重大节庆活动中作为拳头产品进行展示;三是在继承“轩辕车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邀请仙源镇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校指导,“滚车队”每个队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滚车技术与表演形式,同时深入挖掘其文化精髓,创新表演形式,丰富其表演的形式和内涵。 

  项目启动阶段(2021-2022):针对学生特点,编撰并出版《“轩辕车会”校园传习教程》(幼低年级版);在幼儿和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轩辕车会”学习和游戏活动;针对幼儿和小学生特点,在现有材料基础上,制作滚车轮道具60尊,定制锣鼓乐器、民俗服装等;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项目推进阶段(2023-2024):继续组织“轩辕车会历史互传说、礼仪规程、滚车技法、锣鼓技法”的课程教学;编创和演出以“轩辕车会”为主题的校园舞台作品;建设一面“轩辕车会”专题文化非遗传承墙;在校内开辟一间仙源镇中心学校“轩辕车会”民俗展厅,征集展品、美术作品等,并制作多媒体视频进行展陈。 

  项目结束阶段(2024-2025):汇集轩辕车会校园传习工作研究成果,出版理论文集,为民俗类非遗传承提供经验参考。 

  该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旨在让广大学生学习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开阔学生视野,增强体魄,进而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绪,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专家点评】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中心学校将这一原汁原味的本土“非遗”,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不仅使“非遗”的传承找到了坚实的立足点,实现了与学校少先队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的无缝对接,而且让学校的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学科教学达成了实践中的创新,还以轩辕滚车“滚”出了校园文化的特色,真可谓一举多得。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目标, 也是“非遗”传承最重要的目的。学校抓住这一关键点, 以“非遗” 传承为突破口,寻找各学科教学、各项活动与轩辕滚车传承的交叉点,创新轩辕滚车文化融入到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教育者在轩辕滚车的传承中,实现了   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责任编辑:张诗莹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