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 >> 优秀实践案例结果展示 >> 正文

青海省西宁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

发稿时间:2022-03-16 14:5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09 青海省西宁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

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一、基本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宁市是“非遗”资源富矿区长期以来,河湟地区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加牙藏毯、湟中堆绣、湟源排灯等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湟谷地民族融合发展、文明薪火相传、文化自强自信的见证,也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瑰宝。西宁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文学、刺绣艺术、手工艺制作,传统礼仪、节庆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发掘、整理、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西宁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30项、市级非遗项目41项、区县级非遗项目406项。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14人、省级传承人55人、市级传承人90人、区县级传承人313人。 

  为推动西宁市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扩大传承范围和传承力度,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把“非遗进校园”活动作为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始终把“非遗进校园”活动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自2014年起,先后在7所学校建立了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安排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周固定时间入校为学生、教师授课,在校园里以研培促传承;编写非遗校本教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截至目前,各校传承保护基地共授课1384课时。 

  开展非遗保护项目体验课、开放日等活动不定期组织传承人走进大中专院校、社区文化站,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传授技艺组织中小学生到传承人工坊,开展参观学习体验活动。 

  二、所涉非遗项目介绍 

  1.西宁贤孝:西宁贤孝是一种流传于青海省东部河湟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西宁贤孝曲调悠长、委婉凄切,柔美动听,有别于其他本地曲种。最大特点是有唱有说、说唱结合,并且有大段的成套说白,曲目以中长篇故事居多。2008年,西宁贤孝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青海汉族民间小调:青海民间小调的曲名、风格特点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又与高原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青海汉族民间小调的曲调比较丰富,乐句节奏较为整齐,节拍多系2/4、4/4拍。多在群众娱乐场合及过年耍社火时演唱的,诗词格律大致以七言句为主的自由格律体,唱词多为分节歌,每节多为四句式,以三敬、四季、九回、十想、十二月等起兴是青海汉族民间小调的艺术表现手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湟源排灯: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由于民族贸易极其昌盛,内地商贾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林立。各商铺为招揽顾客纷纷制作本商铺的名号招牌,内插蜡烛,一到夜晚点亮,熠熠生辉。在后来的嬗变中,各商号又别出心裁,把牌灯改制成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此种排灯的框架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框边雕刻精细考究。形状有长方形、马鞍形、扇形等,长一般在2米,高0.6米,厚0.4米左右,前后面分3-6档,每档画一图案,图案内容由商家自选历史人物、典故、山水花鸟等,且相互关联,里面仍用蜡烛点亮。夜晚来临,湟源城街道一排排排灯交相辉映,明如白昼,且画面绚丽多彩,吸引了大批商客,此俗一直沿袭到清末民初。此时的排灯得到了当地商会、火神会的赞赏和支持,并出面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组织展挂,吸引了大批观众游客。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西宁八门拳:又名驷意八门拳,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地方拳种,最初始于兰州,后经过不断发展,逐渐传到青海地区。八门拳在拳式变化上以式化理,它因起式、阴阳八卦手及收式子母阴甲手而得名。拳种主要有三部分,即单拳套路、捶拳套路封手拳套路。拳势舒展大方,劲力浑厚,突出技击,方法细腻2009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入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西宁老八盘制作技艺:“西宁老八盘”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演变,到清末民初,大致定型。西宁老八盘含“肉八盘”“海八盘”“清真八盘”。入席前,先上茶水、糖果、干果和手碟;入席后先上全盘和油、醋,然后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依次上桌(席间配上青稞美酒)。宴席菜肴全部上齐后,再配上四道热菜和四盘花卷,俗称“后四碗”。因此,“老八盘”又被称为“十三巧肉八盘”。 

  6.湟中农民画: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民间艺人活跃于河湟谷地。湟中农民画在继承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广泛地从寺院唐卡、民间刺绣、剪纸、民族服饰、民俗建筑中汲取营养,有选择地借鉴不同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造型、构图、设色、线描及特殊的表现技法取舍创新、独具特色、自成新貌。湟中农民画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不受专业画的局限,内容朴实、想象丰富,不求比例、形似,不讲究光影、透视,从客观事物的完整印象出发,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随意创作。构图饱满、描绘工细、设色鲜亮、线条流畅,在空白处多以精美的图案加以点缀,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7.西宁刺绣:西宁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绣制方法多平绣为主,还有盘绣、拉绣、网绣、锁绣等绣法。用途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如鞋、袜子、腰带、枕头、衣领、衣袖、裤带和观赏性的钱褡、荷包、钱包、笔包等,也用于仪式类的寿帐、挽联、字画和宗教用品等。其内容包罗万象,多以民间喜闻乐见和吉祥如意的图案为题材,绣制出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品西宁刺绣做工精细、构图简练、色彩庄重、对比强烈、手法多样,凸显简洁明快、古朴大气的整体风格。绣品不仅图案精美,还具有极高实用性与审美价值,同时还蕴藏着极为深厚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2015年,被西宁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西宁刺绣

  8.河湟剪纸:河湟剪纸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剪和刻两种,以剪为主;表现手法上剪影法、阴剪法、阳剪法、阴阳混剪法都用,但以阴剪法和阳剪法为主;工具上剪和刀并用,以剪为主。材料上以普通大红纸为主,有时也用蜡光纸、红宣纸和其他材料。受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的影响,在构图上细密繁缛与简洁明快相结合,生活情趣中的自然真相审美理念中的夸张变形相结合,规整饱满的章法与淡雅古朴的布局相结合,形成高原特色的剪纸艺术,并深深扎根于民间。河湟剪纸如今已成为青海旅游纪念品中的拳头产品。 

  三、具体做法及经验 

  (一)制定活动方案,建立长效机制 

  西宁市非遗中心按照西宁市文旅广电局工作部署,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门制定了《西宁市非遗项目进校园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目的、内容和形式,建立了“非遗进校园”活动长效机制。 

  (二)因地制宜,建立校园传承保护基地 

  根据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因材施教,开设不同种类的学生社团,并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传承人入校授课,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青少年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充分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湟剪纸》传承人张敏在南大街小学授课

  “非遗传承人+专职教师”系统性开展教学工作各校还专门选派教师,协助非遗传承人系统性地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设计学习方案,协助管理、授课。并跟随传承人学习,培养教师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生力军,优化师资力量。学校教师协助传承人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教学。 

  社团+课堂+教材,多维开展非遗项目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让非遗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推出了适合中小学生的非遗进校园读本《青海汉族民间小调》《西宁八门拳》,让非遗课在原本只有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依据和统一规范,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感受非遗体验非遗。 

《西宁八门拳》课本教材

  (三)开展非遗保护项目体验课、开放日等活动 

  组织传承人不定期地在西宁市大中专院校、社区文化站开展非遗项目体验课,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传授技艺。并组织中小学生到传承人工坊,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非遗项目的机会与空间。青少年学生通过这类非遗体验活动,近距离接触到民间传统技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活动效果 

  拓宽了非遗保护传承领域“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对于非遗的有效传承和深度保护来说,无疑是最具潜力和效力的途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不断丰富他们的非遗知识,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让非遗在他们心中扎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扩大了非遗保护传承影响力“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大力开展,进一步拓展了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面,近年来省级各大媒体相继报道西宁市“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突出成绩,提升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意义,带动了大众等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进一步认识和参与。 

  提升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生活,开发了学生潜能,使青少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了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 

以《寻找失去的年味》为主题的春节元宵节“娃娃庙会”

  培养了青少年学生专业度为青少年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多上舞台展示,既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专业度,也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更热心地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西宁市阳光小学的西宁贤孝、青海汉族民间小调、西宁八门拳社团多次参加演出和比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 

  五、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积极与各传承基地学校、各区县教育部门联系,通过图片、文字、影音、现场传授等多手段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联合教育部门、校方策划编纂一册在全市中小学普及的独具河湟文化特色的课本教材;借助即将建成的西宁市非遗馆开展不定期的青少年体验活动,校内校外全方面的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审美修养,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 

【专家点评】

  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非遗进校园”工作与学校教学安排深入融合,建立了传承人和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共同授课的模式,使“非遗进校园”能够不受传承人的限制持续开展。另外,中心还开展了组织学生到传承人工坊体验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实景、深度体验非遗项目,了解非遗项目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张诗莹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