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 >> 优秀实践案例结果展示 >> 正文

江西省南昌市"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进校园特色活动

发稿时间:2022-12-29 17:3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南昌市文化馆(南昌市非物质文化研究保护中心) 

  南昌是一座千年文化古城,古老的名胜和珍贵的人文印记,构筑起南昌深厚的文化底蕴,岁月的更迭与文化的传承,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具备了独特的魅力。而那些散落在九州十八坡内夕卜的珍贵文化遗产, 更是南昌特有的文化记忆,在赣水畔萦绕回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瓷板画、文港毛笔,南昌清音、南昌采茶戏、万寿宫庙会、上坂关公灯、滕王阁传说等一大批 极具民俗色彩的非遗项目,正在通过形式多样的传承推广活动,慢慢地走进大众视野。"我是小传承人" 就是在这些传承推广中逐渐树立起来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品牌之一。 

  "我是小小传承人"活动秉承"亲身体验人人传承"的理念,不仅每周日在南昌市文化馆内开展免费的非遗体验活动,还在南昌市多所中、小学开设了非遗手工课堂,并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前往南 昌的贫困县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内容涵盖瓷板画、豫章剪纸、豫章绣、流湖棕编、万家绘染布画等。通过简单易学的非遗课程、生动有趣的手工体验,让这些古老的文化技艺 浸润到U孩子们的心间,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伴随"非遗进校园"的日益深入,其重心也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层面逐渐趋向包括技艺传承、技能传承在内的实践层面,从而让"非遗进校园"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深入融合的新阶段。这不仅使非 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接地气,更为关键的是,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在青少年中间的认同感得到了前所 未有的大幅提升。 

  传承从娃娃抓起 

  城南龙灯是南昌市第二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它主要以舞龙灯为主体,配以竹、布(或纸)轧制的彩莲船、花蚌、花篮等表演形式,其舞法套路在不断推陈出新,现有几十种套路。为了将该项目传承 下去,传承人结合城南龙灯的特点,不仅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一批小龙灯,还编排了一套适合幼儿园小 朋友表演的舞法套路,既为幼儿园体育内容增加了新的特色,又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排演的《龙跃盛世》获得了江西省第四届"赣鄱群星奖"。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城南龙灯"走进幼儿园

  触动心灵的传承 

  聋哑学生、盲童生学习刺绣,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当我们带着豫章绣传承人来到南昌市启音学校时,18名聋哑学生整齐地坐在那里,以各种方式在表 现着他们的期待和高兴。这个场景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了一个声音:"教,再难 也要教 

  课堂上,先是手语老师做翻译,然后是两位非遗传承人一个个手把手地教。没想到同学们特别用功, 时不时用"手语"比划着问这问那。传承人也非常细心、耐心地教他们如何施针、如何引线。手教着手, 心贴着心。一丝、两丝、三丝;半缕、一缕,两缕;比头发丝还要细、吹口气就能跑的丝线,在同学们 的手中仿佛凭生了一股灵性。当这些针线的交织在那绢布上绣出了一个个有层次感的图案时,他们笑了, 所有人都笑了。 

  九年级学生朱佳佳今年15岁,当她的刺绣作品"蝴蝶花"在参加南昌市文化馆"我是小小传承人" 作品大赛中获得优秀奖时,这个遇到任何困难也不曾掉泪的小姑娘,却泪花扑闪。所有的幸福和感激都 融化在滚烫泪水里,生命又给了她一次轰轰烈烈地绽放。

"豫章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孩子们在一起 

  漫画故事传非遗

  为了向青少年群体介绍南昌悠久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昌、知晓 南昌、爱上南昌。南昌市文化馆以保护传承省级非遗项目《滕王阁传说》为目的,组织编撰了漫画版《南 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读本一一我是滕王我是阁》作为非遗进校园读本,这种独特形式吸引了更多青少 年读者了解非遗知识。 

漫画版《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读本一我是滕王我是阁》新书发布会

  但要向青少年群体讲好南昌非遗故事不是一件易事。为给故事传承注入新活力,我们特别邀请到"故 事大王"吴邦国老师撰稿,将滕王阁传说中的优秀故事,配以手绘漫画,并结合非遗小课堂,用通俗易 懂的语言,向青少年展示了南昌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同时也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 要理念传递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非遗保护传承道路。 

  目前,《我是滕王我是阁》已向南昌市多所中小学捐赠了 2000余套。此书还作为弘扬江西特色文化、 增进疆赣友谊的礼物,赠予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小白杨小岸。书中的非遗小知识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 漫画形象也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爰。 

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小白杨小岸学生们收到读本

  学做技艺成热潮 

  南昌市文化馆将借助非遗读本走进校园的契机,纟继续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如今南昌市已有30 多所学校加入到了非遗传承队伍当中。在这里,学校不仅为开展非遗手工培训活动提供了固定教室,安 排了固定时间,也得到了学校师生的欢迎和喜爰,做出了一大批优秀手工作品。为了更好地展示南昌非 遗进校园的成果,市文广新旅局还和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共同举办"我是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校园手工作品展评活动,收到了千余件手工作品。"一校一非遗"项目,让"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 在青少年群体中成为热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生根发芽。 

  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设非遗课程,走上讲台向"娃娃徒弟"进行教学,是一个创新的传承和保护地 方文化的方式,也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尝试,更是一条新的教育之路。青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只有让 青少年儿童接过非遗传承人手中的接力棒,才能让非遗留得住、传得广。非遗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 几行陌生名录,而应是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用度和体验当中,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 底座的丰厚土壤,这也许才是"非遗进校园"的深意所在。 

  专家点评 

  秉承“亲身体验 人人传承”的理念,组织开展“我是小小传承人”活动,持续增强南昌多项“非 ”的传承力度。在新时代里,南昌市文化馆的“传承非遗从'娃娃徒弟'开始”,注重从传播、 鉴赏层面,逐渐走向包括历史认知、技艺传承、技能创新在内的实践层面,进而从“非遗进校园” 步入“非遗进心中”,更为“非遗出新态”打下基础。他们坚持“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的一 个个创新举措以及打动人心、促进孩子们成长的众多活动,不仅让“非遗”传承迈入理论与实践深 度融合的新阶段,越来越接地气,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而且使“非遗”在少年儿童中的认同感、 亲近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田昕禾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