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非遗

首页 >> 专题 >> 2021年“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 优秀传承人 >> 正文

丁长福:竹板叮咚守初心 德艺传承谱强音

发稿时间:2022-03-14 17:0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丁长福:竹板叮咚守初心 德艺传承谱强音

——金钱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一、非遗项目介绍 

  金钱板发源于 300 余年前,是成渝两地的汉族说唱艺术,后逐渐流传于云南、贵州等地。2011 金钱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金钱板表演者手持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 三块楠竹板进行表演,  其中两块嵌有铜钱或其他金属片,  表演时竹板相互敲击,  发出金属声音,  故名“金 钱板”。 

  《易经》认为“道有天道,地道,人道”,金钱板表演中使用三块竹板则分别对应“三道”。金钱板表现内容源自生活,表演方式贴近生活,艺术价值引领生活,展现了巴渝人民丰富的精神风貌和浓郁的区域民风民俗特色。金钱板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巴渝地区代表性曲艺曲种,历史上深受川渝地区人民群众喜爱。 

  二、传承人介绍 

  丁长福,男,1951出生,重庆市云阳人,国家级一级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金钱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习金钱板65年。 

  丁长福从小在自家茶馆欣赏民间大师表演金钱板,耳濡目染下对金钱板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丁长福4岁拜师学艺,经过20多年刻苦学习,于1976年参加四川省首届曲艺展演,并向省曲协主席邹忠新等金钱板大师学习金钱板表演艺术。经过8年学习观摩,系统地掌握了曲艺金钱板表演艺术,表演的金钱板《王支书三劝二莽莽》《行行出状元》《劝妻》等节目在四川省和万县地区多次荣获一等奖,被四川日报、省电视台、省电台多次报道。 

  近年来,丁长福在不断夯实自身技术基础上,坚持致力于在青年群体中推广和教授金钱板艺术,主动寻求和学校系统合作,推动金钱板进入高校课程体系,取得成效显著。丁长福在授徒方面注重家传,女儿已学习金钱板30余年,孙女从三岁半开始学习金钱板,两人均已获得金钱板市级和国家级奖项。此外,丁长福还在高校收徒授课,学生多次在各类金钱板比赛中获奖。 

丁长福教授青年大学生金钱板

  三、参与非遗进校园工作情况 

  丁长福经过近60年的学习、探索、总结、创新,从自身修炼到社会推广,从面到点,从量到质,从校外到校内,从第二课堂到第一课堂,为金钱板的传承和保护开辟出了一种独特的培育新模式。 

  (一)推动金钱板传承课程化 

  丁长福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开设《金钱板表演艺术》实践选修课程和《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限选课并长期担任授课老师,推动传承方式由传统师徒口口相授向课堂化、课程化传授转型。筹备和推动教材编写,把非遗艺术中的思想理念、技法形式、编创规则等核心内容规范编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编写了《金钱板入门教程》第一册。 

《金钱板表演艺术》选修课现场

  (二)带头创作或改编金钱板精品力作 

  丁长福带领青年师生骨干推进表演模式创新,创作和改编了一批精品力作。丁长福参与编创、演出的原创话剧《传承》,讲述青年大学生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感召下克服困难学习金钱板,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寻找文化自信的底气的青春校园故事,在第六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中获优秀演出剧目、优秀演员等6项大奖,并作为市级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剧目赴多校进行巡演。疫情防控期间,创作的抗疫非遗作品《不出门,们都是乖乖D》《我的好乡亲》被上游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浏览量近20万。 

  (三)积极参与金钱板大众推广 

  丁长福带领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金钱板推广展示活动。校内,借助元旦晚会、赈灾义演、戏剧比赛等平台,每年参加金钱板表演活动20余场。校外,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教授活动、重庆市大学生“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等年均20余场。2018年,他带领学校师生作为唯一一支高校队伍代表重庆参与全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交流展演、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等国家级交流展示活动,扩大了青年推广金钱板的影响力。 

丁长福教授社区小朋友打金钱板

  (四)致力于金钱板国际传播 

  丁长福多次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来访的多哥洛美大学孔子学院、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文化交流团、匈牙利文化交流团等开展文化交流活动100余次。 

丁长福向匈牙利CifraM?hely文化中心表演团艺术家介绍金钱板

  四、传承人感悟与收获 

  (一)当前非遗进校园工作最新进展 

  1.课程建设初显成效。四川外国语大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在相关专业中开设了《文化遗产保护》《金钱板表演艺术》《舞台表演艺术》《合唱艺术》等通识教育课程。2015年起开设的《金钱板表演艺术》实践类通识选修课和2016年起在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开设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选修课,均以教授金钱板艺术为主要内容。 

  2.平台建设基础扎实。积极构建大学生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矩阵平台。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校园文化实践中形成以金钱板表演队和非遗基地为核心力量,并于2007年成立金钱板表演社团,是目前全国高校唯一的金钱板社团,队员稳定保持在50人左右,全部为在校师生。 

  3.传承队伍初具规模。金钱板传承队伍包括艺术实践队伍和传承师资队伍两个部分。通过课程教学、课程实践、文化实践广泛辐射青年师生,培养了一大批金钱板的稳定学习者;从中发掘优秀苗子和可塑之才,造就了一批青年学生核心推广者以及实践队伍;在教学、科研、传播实践中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传承师资队伍 

  4.科学研究形成合力。非遗传承实践研究方面,丁长福注重开展金钱板艺术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师生深度访谈巴渝金钱板艺术传人,在以川渝为主的全国各地开展关于金钱板艺术生存现状的问卷调研,已形成调研报告呈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言献策。 

  5.大众传播活动精彩。近年,丁长福每年寒暑假精心筹划组建师生“三下乡”专门队伍送文化下乡、送文化上门,将金钱板等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带到非遗项目丰富聚集地大凉山、重庆库区移民区县、主城周边区县。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推广金钱板

  (二)非遗进校园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 

  1.宣传推广有难度。非遗进校园整体工作在机制、组织、管理上还存在困难,使非遗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还存在困难。 

  2.资源整合有难度。一是教材资源欠缺,适合学生长期、系统教学的非遗教材和读物的缺失,导致非遗很难在学生心里“落地生根”;二是教师资源缺失,学校能够从事非遗教学的专业教师鲜少,从而导致教学的延续性和持续性降低,使得非遗进校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甚微;三是资金资源缺失,相关机构对非遗教学、展演等支持力度有限一定程度影响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持续推进。 

  3.作品呈现有难度。一是学习周期较长,学生在非遗课程学习中学时不足,导致难以完整掌握并呈现非遗作品;二是作品创编难度大、要求高,呈现作品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等条件,从而导致作品创编受限,难以呈现最佳效果 

  (三)工作经验和方法 

  1.探索将非遗文化作为主题和内容注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将育人育才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构筑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赛展演平台着力创作打造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力作。 

  2.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引领”工作思路,探索用丰富文化形式承载深刻思想内容。从时事政治、现实故事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把金钱板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相结合,推出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3.自觉担当起传承和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使命,主动送文化下乡、送文化上门,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价值观念,展现文化的感召力引领力。 

  五、展望和期待 

  (一)工作展望 

  1.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一是全面建设金钱板非遗传承系列课程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在中西文化融合与传播的优势,力争打造一批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特色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与创新的非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课程;二是全面提升金钱板非遗传承课程的教学水准,持续推进金钱板实践队伍和传承师资队伍培训培养 

  2.进一步加强工作坊建设。成立“丁长福金钱板艺术工作坊”,围绕“金钱板文化传承与保护”主题,依托工作坊推进培养传承师资队伍,选拔和培养青年一代代表传承人。 

  3.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学校构建“1+3+N”的金钱板辐射带动工作体系“1”即一个社区,“3”即三所中小学校,“N”则包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地、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支教地、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工作岗位或深造学习的学校等环境、场景。 

  4.进一步用优秀文化构建优势文化,对接和引领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发挥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要求,创作能够影响人、感染人、凝聚人的优秀金钱板作品。 

  (二)工作期待 

  丁长福几十年的金钱板推广传承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守正”和“创新”二者缺一不可。“守正”是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DNA;“创新”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入人民大众,能与时俱进。丁长福也深知处理二者关系很难,在今后,丁长福一方面把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另一方面,也要多听取年轻传承人、保护者好的思路和建议。 

  丁长福将继续主动寻求与相关单位和合作,为金钱板争取平台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为推广金钱板提供更多的平台。 

  【专家点评】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长福毕生致力于金钱板说唱艺术,从校外到校内,从第二课堂到第一课堂,为口传文化的传承保护摸索出一条可借鉴的实践模式。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丁长福开设选修课,编写教材,授徒传艺,带领师生田野考察,改编、创作富于时代感的新作品,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作为本年度“非遗进校园”优秀传承人,丁长福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将民间传承转化为学院传承而不失其本味,为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提供了启示。四川外国语大学对金钱板非遗项目的引进和支持,体现了大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担当,同样可圈可点。 

 

  金钱板发源于 300 余年前,是成渝两地的汉族说唱艺术,后逐渐流传于云南、贵州等地。2011 金钱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金钱板表演者手持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 三块楠竹板进行表演,  其中两块嵌有铜钱或其他金属片,  表演时竹板相互敲击,  发出金属声音,  故名“金 钱板”。 

责任编辑:张诗莹
加载更多新闻